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憑啥説臺灣是一個生重病的病人?

2016年07月12日 09: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日前曾表示:“我們現在遇到臺灣的狀況,不管社會、經濟、文化的狀況,就像一個生重病的病人,全身都是病”。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2日發文指出,同樣的話,陳水扁剛執政時就已經聽過很多遍了。洪耀福還説:“現在新政府在調養臺灣總體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狀況,要把馬政府8年留下的弊端一一解決後,才能讓我們往目標理想邁進。”這一段話,好像可以為民進黨現在的處境卸責,但其中有兩個錯誤的觀念,值得一提。

  第一個錯誤在於它假定臺灣就像一個生重病的病人。事實上,哪一個社會是完美的社會呢?每一個社會在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問題,有些是新問題,有些是舊問題累積下來,但要如何判斷一個社會像“生重病的病人”呢?臺灣問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生重病的病人”這樣的形容,實際上只是一種觀念的欺騙,一方面,可以把責任推給前朝,另一方面也為現在當局所碰到的危機卸責。這種抽象的形容,完全是自由心證,但蔡當局施政可不能憑自由心證,一切都要憑數字,要靠研究。

  第二個錯誤的觀念在於它假定責任全在於馬當局。民主政治之下,雖然選出了執政黨,但政治的運作是政黨政治,民進黨在這個過程中,豈可能完全沒有責任。執政黨當然有責任,但民主政治實際上是共業,也就是政黨之間以及政府與社會之間互動所造成的結果,如果有責任,大家都應該檢討。我們相信,只有在共業的觀念上,大家共同檢討,社會才能進步,否則每政黨輪替一次,就相互推卸責任一次,臺灣將永遠是政治人物口中“生重病的病人”。

  文章最後説,執政,是承擔;在野,是另一種承擔。我們希望朝野都能理性承擔,就像人的兩隻腳一樣,都很健全,臺灣才能前進。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