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臺辦的警告時間點敏感

2016年06月27日 10: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評社27日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署名文章分析説,針對臺灣陸委會表示,就柬埔寨將臺灣電信詐騙嫌犯押往大陸,已通過兩岸聯繫渠道向大陸方面表達抗議;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5日應詢表示,“520後因臺灣方面未能確認‘九二共識’這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已經停擺。”這意味著兩岸過去所簽的23項協議都出狀況了,臺嫌送大陸指向“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破功,蔡當局推翻馬當局的“九二共識”,兩岸現狀被改變,問題逐一浮現了。

  文章摘錄如下:

  這一波臺灣在海外詐騙嫌犯被遣送大陸,始於4月肯亞案、馬來西亞案,馬當局執政尾聲,當時陸委會積極交涉爭取把人送回臺灣。4月12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當時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進行了55分鐘的電話熱線,4月15日深夜20名于大馬涉詐騙大陸人的臺籍嫌犯被送回臺灣,在桃園機場就被釋放引起兩岸民眾不滿。對於肯亞案被送到大陸受審臺嫌,在馬當局與陸方協調後陸方同意安排家屬前往大陸探視。

  520後明顯大不同,國臺辦與陸委會中止了聯繫,熱線沒了。共同偵辦海外電話詐騙案的基礎“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因雙方官方中止聯繫也形同沒了。由此觀之,兩岸迄今所簽的23項協議因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應該也都動不了了。在此之前,對業界急如星火的服貿協議,蔡當局強調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再來審服貿,綠營更要求應逐條審查,“立院”若不同意,兩岸須重啟談判,如今都變成空談、笑談。遑論是兩岸談到一半的貨貿協議,當然暫時不會有下文了。

  陸方反覆重申,要求蔡當局確認“九二共識”,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一直未獲得蔡正面答覆,兩岸就僵在這裡。這次蔡英文的“英翔專案”低調出訪巴拿馬、巴拉圭,並過境美國兩個城市邁阿密、洛杉磯;但蔡只能做到防止兩岸情勢快速惡化,並無法解決缺乏共同政治基礎,導致交流被冰封的問題,事實擺在眼前。

  蔡當局目前儘量切割兩岸議題,拉美國、拉日本,猛推新南向;然而臺灣絕大多數商界人士都主張推新南向和兩岸不應是二選一,業者也沒辦法被迫二選一。事實上,許多臺灣企業赴大陸投資不止是以大陸為工廠,更是把大陸當市場,不可能要臺商犧牲13億人口市場,隨蔡當局指揮棒起舞轉向東南亞。而最迫在眉睫的就是一年400萬陸客到6月已掉了三分之二,不排除會更少。根據統計,平均100萬陸客每年可以在臺創造新台幣400億元消費,如果400萬陸客都不見了,一年就少掉1600億。

  這次柬甫寨臺嫌事件是國臺辦首度公開表明,“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已經停擺”,這雖然只是一句話,卻標誌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在此之前,蔡當局順利出席WHA,蔡“英翔專案”出訪頗順利還有七個具份量企業家隨行,兩岸之間也仍有一些交流活動在進行,看似兩岸已馬照跑舞照跳;國臺辦的最新表態鄭重指向蔡英文520迄今所有兩岸談話都不被認為過關,要過關唯有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

  大陸選在這個時間點的嚴正表態,具有警告性質,第一,警告蔡英文出訪勿有過激、挑釁行為。美國最近拉攏蔡當局動作甚大,包括蔡英文出訪行程的安排、專機能飛越古巴領空等,都有美國操作痕跡,蔡當局還在加深聯美制中力道。第二,中菲南海仲裁案可望在7月初有結果,屆時如果蔡當局倒向美菲陣營,不再堅持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十一段線茲事體大,不止衝擊臺灣,也會衝擊大陸對祖先遺産的捍衛,全中國沒有人敢妥協的。國臺辦的警告正好掐在這敏感時間點。

  兩岸關係研究者多看得出來,大陸對蔡當局和過去的陳水扁當局明顯是給了較多空間,畢竟在扁當局時代,包括學者交流等都是比較沒有的。但從陸方最新的態度亦可看出,大陸對兩岸核心事務的堅持是沒有任何動搖的,蔡當局想要“聯美制中”,臺灣必付出沉重的代價。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