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新當局不滿意度暴增的啟示

2016年06月20日 08: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新當局執政滿一個月,島內有民調公司日前公佈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有50.6%滿意、22.8%不滿意,相對於5月份,滿意度微增0.4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6.5個百分點;“行政院長”林全有38.3%滿意、33.8%不滿意,與5月的民調相比,滿意度減6.5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增16.4個百分點。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0日發表社評指出,蔡英文與林全的不滿意度雙雙增加,説明施政需要改善之處甚多。相較于臺北市長柯文哲在上任一年後滿意度才下滑到38%、不滿意度攀升到42%,呈現死亡交叉的現象,林全的施政僅過了一個月,滿意度38.3%,只比不滿意度33.8%多5%,滿意與不滿意的數字就逼近死亡交叉點,林全可能反而會羨慕如今民調一蹶不振的柯文哲。

  社評摘錄如下:

  一般而言,新當局上臺總會有所謂的蜜月期,但是由於此次新舊交接期長達4個月,再加上新團隊一再對外宣稱上任後將沒有蜜月期,進而推升臺灣老百姓的期望,希望新當局上臺後能立刻有不同的面貌。偏偏新當局的施政未符合期待,不滿意度暴增恐怕是意料中的事。林全表示,現在的行政團隊已經磨合到七八成了。只是真的是如此嗎?

  前“立委”沈富雄把上任一個月的行政團隊比喻為交響樂團,認為“每個樂手還算專業,合奏卻是音律不對、節奏也不合,最大的問題是指揮者林全,經常回頭看蔡英文,小英的臉色如果不好,林全也愈指揮愈沒有信心”。一個樂團的指揮不能按照自己對音樂的領受來指揮,還要看別人的臉色,這樣的指揮還是指揮嗎?這恐怕不是指揮的問題而已,而是整個團隊都出問題了。

  就如同沈富雄所舉例指出的:“負責打擊樂器的國防部長馮世寬,敲得不對音律”;“政務委員張景森的專業不差,但頻頻凸槌,定音鼓也不合節奏”;“經濟部長李世光吹的是法國號,正如法國是歐洲的核能大國,可見並非反核到底”。或許沈富雄是民進黨出身,所以對新的執政團隊批判的力度有所保留,否則怎麼如此呢?

  馮世寬針對南海局勢,説出“四萬枚高炮彈藥運太平島”的話,不僅有泄漏了“四萬枚彈藥”機密之嫌,而且還表示“希望國軍弟兄做好保家衛國準備,含笑犧牲”。也難怪執政黨“立委”都看不下去而對此表示“含笑犧牲,好像有點觸霉頭,又顯得陳義過高”。這樣的表現,豈止是“不合節奏”而已!專業恐怕都已銹蝕。若是民進黨仍然在野,會輕易放過嗎?

  至於張景森則更不用提了,不是喜歡在臉書上大放厥詞,就是喜歡在臉書與人互杠,甚至為了節省尖峰用電,突發奇想地建議百貨公司“午休”,試問百貨公司經理人會同意這叫“專業不差”的評語嗎?李世光一下子説沒核電也不會缺限電,一下子又説缺限電情況不能排除,試問何者為真?表面上好像在吹法國號,實質上卻吹得一點也不法國號了,簡直就是背道而馳!

  細數新行院團隊上任近一個月的施政表現,不僅是擔任指揮的“行政院長”岀了問題,各“部會首長”的作為也讓老百姓頻頻搖頭,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上軌道做出成績來。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有些閣員發言不符合民眾期待,當然會讓閣揆林全跟著失分。”更説明現任“閣員”的表現,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新當局在上臺前就頻頻對外表示,四個月的交接期太長,仿佛他們早就已經準備好大展身手。不料正式上路後卻頻頻出現荒腔走板的施政,不滿意快速增加豈是偶然!若是仍然執著于特定意識形態,不從問題的根本解決起,未來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恐怕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