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泰民安,民之所欲

2016年05月30日 11: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金門日報》30日發表社論説,臺灣政黨輪替,藍下綠上,蔡英文曾以“謙卑、謙卑、再謙卑”自勉及與執政團隊共勉,直截了當明白指出:人民選擇了綠營,就是囑託承擔負起完全責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消弭問題。又説:就職即是挑戰之開始,要有實際行動,讓人民有感。官無戲言,相信説得出,一定做得到,不誠無物,反覆失信,惟有實事求是,可長可久。

  社論説,持平而論,長期以來,臺灣藍綠惡鬥,族群不睦,意識形態作祟,政客玩弄政治,爾虞我詐,缺乏互信,冤冤相報,日甚一日,導致臺灣實力衰退,整體經濟一蹶不振,更因功利抬頭,搶捷取現,政治氣氛混亂,吏治不清,社會安全網出現破綻,真要痛徹檢討責任,藍綠兩大黨難辭其咎。臺灣民眾愛之深責之切,貶多於褒,若僅要馬英九先生獨負大責,委實有欠客觀,公平與公正,惟他于卸任前夕,親筆書寫“感謝臺灣人民”心有所繫,有愛無怨也無悔。

  記得藍營于2008年由馬英九先生登記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時,一舉以壓倒性獲得選民七百餘萬高票之支援率脫穎而出,擊敗勁手,風光而在臺灣人民面前鞠躬致謝,奪回藍營執政大權,斯時斯情斯景,藍營中央黨部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上上下下,歡欣鼓舞,頓時有人高呼:我們心中有愛,人民給我們機會,我們要謙卑,海納百川,用心耕耘,做出最佳政績,回饋社會大眾,言猶在耳。如今馬英九先生連選連任八年任期屆滿順利交卸,卻也因為人心思變,藍營後繼無力,兵敗如山倒,不惟輸掉執政江山,“國會”席次未能過半,百年老店,面臨重整,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儘管選舉有輸有贏,有成有敗,但決戰勝負,操之在己,敗在喪失人心,此次血淚經驗教訓,務必記取,且要傚法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之精神,痛定思痛,反省再反省,找回人心,或有“浴火重生”之機會。

  有人主張,欲期政治清明,必先做好“匡正政風,澄清吏治”兩大工作,全面落實貫徹“清廉執政”,只是凡20餘年來社會動蕩,人心不安,其中最大原因,即是“風不清,弊不絕”,倫理道德綱紀日趨敗壞,諸如上不正則下歪,竟有位居高位者,利用島外管道洗錢不法牟利,事證確鑿,法辦判刑坐牢,勿枉勿縱,卻還妄稱係遭到政治迫害,反觀馬英九先生素有“不沾鍋”之雅稱,卻也被控涉及不法多達一百餘案,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事經檢察機關依法詳查,明察秋毫,其中證據不足,業已依法不起訴結案者計有百案,政客見縫插針,遇洞灌水,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刻意用心曲護詆毀相加,畢竟事實只有一個,公理只有一條,司法乃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余案是非曲直,交給司法還原真相,以昭公信,即是正道。

  社論最後説,金門是塊凈土,民風純樸,好山好水好人情,雖因選舉政黨競爭,而有姓氏對立,門戶之見情事發生,然而一般善良百姓,莫不希望少些政治,多些經濟,此前地區獨有守護神,鎮邪護境風獅爺,竟有境外人士未經協調擅自予以換裝,改穿綠色披風一事,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一陣譁然,鹹表入鄉應該問俗,神威不容褻瀆,政黨可以輪替,金門招牌不能走樣,借此事奉勸政客,慈悲無敵人,冤冤相報何時了,國泰民安,才是民之所欲也。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