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看蔡英文的風格如何決定其命運

2015年12月25日 17: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25日社論説,蔡英文與臺灣工商領袖會談稱,她將以“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三原則,來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主軸是“維持現狀”。但她仍避諱提到“九二共識”四個字,更未説她究竟接不接受“九二共識”。

  這應就是蔡在選前最後的兩岸政策表述,卻仍是一個大矛盾。蔡英文説“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語調很柔、很軟、很低、很有善意,很有想像空間;但是,她如果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將如何溝通?算不算挑釁?會不會製造意外?又算不算摧毀了“現狀”?蔡英文對這些均無解釋。

  蔡英文的三原則,一眼即可看出是政策的矛盾;更深一層看,也是蔡英文論述上的矛盾。她似乎想以“「三原則”的軟一手,來支撐其“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硬一手。這是剛柔相濟?還是色厲內荏?最後,將是她的軟一手撐住了硬一手?或是硬一手壓垮了軟一手?問題是:臺灣政治若陷於此種賭局,何其凶險?

  蔡英文在“九二共識”上的猶豫擺蕩,充分顯示其反覆與閃躲的論述特質。她起初根本否認有“九二共識”,後來又説“反對九二共識標簽化”,算是承認了“九二共識”,但後來又執意閃爍、遁避。其實,“九二共識”正是“憲法一中/一國兩區/一中各表”,蔡英文既稱“在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則何以竟反對“九二共識”?

  蔡英文對“九二共識”立場的奇異在於:一、迄今她未對“九二共識”下過注解,也未説過“九二共識”是否符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亦未説過她是否支援“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二、她不説她所認知的“九二共識”是何內涵,所以,她亦迄未説過她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理由究竟何在?

  但在當下情勢中,“不接受九二共識”無疑是蔡英文最重大、最具爭議性及最與未來禍福攸關的政策立場。接受“九二共識”四字,即可能維持住兩岸一切現狀;否定“九二共識”四字,即可能傾覆兩岸一切現狀。蔡英文難道可以堅拒説明她何以否定“九二共識”的理由嗎?蔡英文,你在閃躲什麼?

  説出“三原則”這麼軟、這麼低姿態的話,卻想支撐那般“不易溝通/分明挑釁/意外爆表”的政策立場。面對“九二共識”這場惡鬥,蔡英文若竟看成只是她左手打右手的戰爭,即形同將其政治命運交給了她自我矛盾的性格。

  蔡英文面對兩岸角力,可與李登輝、陳水扁及柯文哲三名獨派領袖對照。在人格特質上,李厚、扁黑、柯皮;三人在政治上製造“意外”,皆如翻書之易,見者亦視為當然。但蔡英文的書卷氣最重,臉皮最薄,她若製造“意外”,付出的代價可能更大。在性格特徵上,李狠、扁狂、柯賴,三人的反覆易如反掌。但蔡英文狠不夠厚、狂不夠黑、賴不夠皮,則若執政出現重大反覆,付出的代價也可能更大。再者,“獨”派與大陸的角力手法,李扁柯三人皆已試過,將種種路徑如“兩國論”、“一邊一國”、“正名制憲”、“一五新觀點”等皆走完,蔡英文勢無可能走三人“狠/狂/賴”之路,而她的性格與風格,也不可能走三人之路。蔡英文不可自比李扁柯,且李扁路線已經失敗,柯則在打迷糊仗。

  何況,李是以“國統綱領”出發,到最後失敗始攀住“臺獨”;陳水扁亦以“四不一沒有”開張,至施政失敗才操弄“一邊一國”。蔡英文如今正在起步,卻以“否定九二共識”這“溝通不易/分明挑釁/意外爆表”的議題為2016的兩岸焦點;這是不是選錯了戰場?

  蔡英文的論述特徵是反覆與閃躲。世局的消長,使蔡英文在選前説出“三原則”的軟話;但太陽花製造的政治幻覺,又使蔡英文躲在“民意/民主”的背後,迄未接受“九二共識”。這種反覆與閃躲,作為在野黨主席及“總統”候選人,或可見仁見智;但若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則豈能輕易反覆,且亦躲無可躲。

  蔡英文的反覆及閃躲,不可能平順處理“九二共識”,而若將“終結九二共識”完全祈諸大陸的善意,那將是一場“一著失手/滿盤皆輸”的賭局。

  蔡英文不必想以空泛的語言來穩定大局,重要的是要在內外建立可以信任的人格。“否定九二共識”是色厲,“三原則”是內荏。蔡英文必須警覺此種在政策上與性格上的矛盾。勿授人以柄,也勿使自己的作風誤了自己的命運。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