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找尋臺灣自滿和自憐之外的第三條路

2015年12月04日 09: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4日社論説,遠見雜誌日前發佈“四地華人社會進步指標調查”,針對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四地民眾,分別通過網路及電話訪問進行抽樣調查。結果不論是自評或互評,在整體觀感或九大社會進步指標的滿意度中,新加坡都獲得壓倒性勝利,中國大陸表現居次。香港與臺灣則各項指標的得分均不如新加坡和中國大陸。但臺灣在九大分項指標中,有七項評分在四地中敬陪末座。文章摘編如下:

  在進一步分析各項指標的排名和得分情況之前,不妨先來檢視四地華人對於哪個國家地區社會最進步的自評與互評結果。新加坡民眾的排序是新加坡、大陸、香港、臺灣;大陸民眾的排序為新加坡、香港、大陸、臺灣;香港民眾排序為新加坡、臺灣、大陸、香港;而臺灣民眾的排序則為新加坡、大陸、臺灣、香港。

  通過這份總體觀感調查,新加坡不只獲得四地華人肯定為社會最進步的國家,而且在臺、港、陸均獲得逾半民眾壓倒性的認可。但除此之外,臺灣的排名,在新加坡和大陸民眾眼中都是敬陪末座。具體而言,連大陸民眾也認為臺灣的社會進步指標,不如大陸,這還真是令人難堪的“暮鼓晨鐘”。

  其次,在大調查所框列的九項指標,臺灣受訪者最不滿意的項目依照0到10的評分,從最差到最好的排序分別是貧富分配(3.18)、政府施政(3.52)、“立法院”效率(3.56)、人才供需(3.78)、媒體可信度(4.03)、企業責任(4.39)、市場反應(4.57)、世代信任(4.80)、社會秩序(4.90)。

  總括來看,臺灣在這九項指標都只能拿到3至4分,香港則分佈在3至5分間。則形之下,新加坡和大陸幾乎都拿到6至7分。這也就意味著,臺灣的受訪者,對於所有的這九項代表社會進步程度的指標,統統都給予不到過半數的評價。若不是香港在世代信任和社會秩序的得分表現略遜臺灣,臺灣差點就拿下難堪的“另類大滿貫”了!

  進一步檢視臺灣在這九項指標的得分排序,貧富分配得分最差,而在新加坡和大陸,貧富分配同樣也是評價最差的項目,在香港則是排倒數第3。這顯示財富分配不均的議題,在四地華人心目中已成焦點,未來並勢必影響對世代信任的評價。因此,如何縮短貧富差距,不只已經成為所有華人社會必須面臨的共同挑戰,而且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有關世代不正義的議題將會持續升溫。世代間的緊張關係,不只將影響世代信任,甚至也將會影響社會秩序。

  政府施政和“立法院”效率,分居臺灣受訪者評價的倒數二、三,得分只差0.04,如實反映臺灣民眾對於政府施政效率不彰,以及“立法院”政黨惡鬥失能的不滿。有理由相信,政府失能和“立法院”空轉,正是大陸民眾把臺灣排到最後一名的關鍵因素。面對這種難堪的數據,如果臺灣民眾還在自詡臺灣有定期的民主選舉機制,斯不知政府效能,拿不拿得出具體施政績效,才是回應民心望治的最佳解方。

  和民主化同樣被認為是華人世界標竿的,還有臺灣的言論自由度。但在這一次的調查中,同樣出現令人難堪甚至錯愕的數據。在有關媒體可信度的指標部分,四地的各自評分中,香港位列第一,新加坡排在第三,甚至在被認為言論管制的大陸,也能在九項指標中排到第四位。而在臺灣,則只能排在第五名。這顯示在臺灣受訪者的評價與滿意度中,臺灣媒體的可信任度甚至不如對企業責任的評價。則臺灣媒體每天不間斷的爆料,批評黑心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斯不知社會大眾對臺灣媒體報導可信度的評價甚至更低。

  這項“四地華人社會進步指標調查”分由四地相關專業市調單位分別進行共同發表,臺灣不論自評或互評都敬陪末座。除了自我唱衰、自憐自艾,或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之外,臺灣還有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