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最牛學歷家庭告訴我們什麼?

2015年12月02日 19: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網12月1日的一則消息,《最牛學歷家庭一家出11個博士,除父母外都是博士》引起了筆者的關注。

  消息中的父親為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工程學領域泰斗人物-幹毅,其祖籍浙江省青田縣,畢業于英國皇家軍官學校和英國康橋大學,被周恩來稱之為“文武全才”的科學家、抗日將領。

  歲月滄桑,一個甲子。現如今,他的三個女兒、兩個兒子、5個外孫、嫡孫,全部為博士。加上一個博士女婿,他們家共出了11個博士。大女兒幹榮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學博士,長子幹高雄和次子幹小雄都是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而回望這一家所謂的成功卻是曆盡艱難,父親幹毅在文革中經受非人遭遇,子女也都飽受文革的迫害。

  大女兒幹榮珠的名字享譽生物醫學界,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是組織和器官生物力學、聽覺可植入式裝置、生理系統的理論建模以及血液動力學和生物流體力學等。當年她因父親為右派上不了清華,進了一所一般院校。同樣,她挽起褲管“上山下鄉”,接受所謂的鍛鍊。40歲時,不懂外語的幹榮珠毅然選擇出國學習,卻只得求助別人翻譯才能進行學習。

  看時代變遷,思悠長歲月。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一家人得以度過艱難險阻,得以走出11個博士,得以回報祖國。從一家人的故事中不難看出,那是始終不變的初衷與豁達的人生態度。文革中,父親依舊能在剛被挨鬥完就領著家人去野炊,鼓勵著家人與現實做抗爭,與所謂的命運做抗爭。同時,不管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父親幹毅依舊能堅持學術研究,這無形的熏染,不但是子女們的榜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引領。

  這個“牛”家族到底“牛”在哪,其實不是因為出了11個博士,這個家族“牛”就“牛”在不屈不撓的精神與韌性上。這個中國學歷的“牛”家族告訴我們了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我們要學會堅持自己的夢想,在逆境中依舊保持著樂觀、豁達,同時永不言棄。

  難能可貴的豁達與樂觀,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下,中華民族正在追尋著中華復興的偉大“中國夢”路上,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有一個“我的夢”。在尋夢的路上,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我們個體自身同樣會遇到各種磨難,我們也應該像幹毅家族一樣,立足自己的夢想,披靳斬棘,永不言敗,勇往直前。(台灣網網友:李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