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柯文哲以LINE治市的危機

2015年08月13日 08: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此次蘇迪勒颱風重創新北市及臺北市,不少地區遭遇泥石流,臺北市路樹更倒了近五千棵左右,市容至今尚未完全恢復。由於臺北市長夫人在臉書的發文,我們才發現原來颱風來襲當天,柯文哲市長大部分時間是待在家裏,把冰箱食物一掃而光。此一發文,自然引來不少批評。市政府為了替市長緩頰,還列舉當天市長到災害應變中心坐鎮指揮的次數,市長並且強調自己在家用LINE指揮。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3日發表社評説,我們無意苛責當天市長在家裏用午晚餐,但這件事反映了柯市長用LINE治市的危機。柯市長一上任後,市政府官員就開始形成了一種用LINE來溝通的文化。遠雄趙藤雄赴臺北市被指控酒醉的那一段LINE通話紀錄,最具代表性。用LINE來溝通,並無不可,但處理危機,則可能會産生危機而不自知。

  社評摘錄如下:

  首先,我們還是要指出柯市長對於所謂SOP(標準操作程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的誤解。柯市長上任後,即強調他對SOP的重視,建立SOP有助於處理事件的效率,也可以避免錯誤的發生。然而,我們必須指出,過多的SOP,等於沒有SOP,而且SOP過細,也難使人熟記,更重要的是,SOP需有敏銳的判斷力輔助,才能臨危時作出正確的判斷。這一次市長面臨颱風卻在家中坐,想必對其SOP十分有信心,但由自來水的處理以及災後市容的重建來看,這些SOP都破功了。

  據媒體報道,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對於颱風來時,早在馬市長、郝市長時代已有SOP,其中的關鍵在於南勢溪的取水閘門應關而未關,不知是現在的官員不守過去的SOP,還是根本不在乎SOP。柯市長讓市民喝了三天的混水,是不是應該給市民一個答案呢?

  其次,柯市長已過度依賴LINE治市,以致輕忽了危機。蘇迪勒颱風來襲前,各方已預測這是少見的強烈颱風,而臺北市除了地震之外,最怕的天災就是颱風。所謂危機,就代表有很多不可測的因素,面對這些因素,往往需要有資訊,有協調,這些都不是LINE所能負荷的功能。LINE可以做為一般溝通工具,但它不適於承載大量的資訊,而且不同事件需要不同的群組資訊,因此,固定的群組並無法處理眾多的事件。

  我們相信,軍隊戰況緊急時,將軍絕對不會坐在家中吃飯,靠LINE指揮,而是在戰情中心指揮,因為那裏才有即時、足夠的資訊,才能進行即時的協調,才能下達即時的命令。對臺北市長來説,颱風應該就是作戰,應該以坐鎮災害應變中心為宜。尤其這是柯文哲首次碰到如此大的颱風,心態上更不宜如此輕鬆。

  擔任市長,最重要的是對於事件輕重緩急的判斷力,LINE可以用於一般市政的溝通,但絕對不適於危機事件處理的工具,我們希望柯市長能從這一次經驗中學到正確的教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