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獨派”對M503的無知才是威脅臺灣安全

2015年03月31日 09: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在海峽兩岸經過協商就大陸新設M503航路達成共識,以及國際社會對此表示肯定後,臺灣幾個激進的政治團體仍堅持己見,恰恰反映出他們所代表的既非臺灣主流民意,也不符國際規範。

  文章摘錄如下:

  日前,“黑色島國青年連線”、“臺左維新”等六七個青年團體共約30人,前往臺當局陸委會抗議,要求“撤回M503”、指控馬當局“喪權辱國”,還針對到場執法的警察説,如果馬當局對大陸的態度“有臺灣警察對人民十分之一的強硬就好了”。他們認為,M503會使臺灣海峽被大陸“內海化”、臺澎金馬“內地化”。臺聯黨則為此採取激烈行動,癱瘓了“立法院”議場,“臺獨”報紙借此批判馬當局向大陸屈膝、對大陸門戶洞開。

  客觀而言,M503航路隸屬大陸的防空識別區,大陸自有權利設置,也經過國際民航組織認可。激進青年團體要求所謂“撤回”,其實在國際上根本無法成立。他們以此向當局要求,是強人所難。設想現在是民進黨執政,以及兩岸協商管道中斷,那麼這些具有“臺獨”色彩的團體能夠怎樣呢?

  所謂M503會使臺海“內海化”、臺澎金馬“內地化”,是自己嚇自己。在無M503之前,此處空域是大陸軍機在此飛行,豈不是早就“內海化”、“內地化”了嗎?有了M503後,航路讓給民航機使用,各國民航機亦已提出申請,反而是使此處空域國際民航化。試想,如果大陸真的取消M503,那麼本來畫給國際民航的空域,豈不是又回歸大陸軍機!反對M503人真的有想清楚嗎?

  此前,大陸在臺灣輿論表示疑慮後,經過兩岸協商而把M503向西移,既是善意回應,也是兩岸協商的成功範例。誠如美國國務院東亞局發言人指出,兩岸對M503的共識,有助於區域內國際民航的飛行安全,還形成了“臺北與北京透過對話處理問題的正面典範”。

  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主管亞洲事務的副主席史迪威也説,兩岸對M503的處理方式,可以拉近雙方的分歧;他又説,每當狀況發生,固然可以負面看待,但也可以當成機會,透過討論來達成解決。由此可見,近年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持續協商及其成果,正是國際社會所讚賞的。

  “國安局長”李翔宙已經指出,M503提供國際民航使用後,有助臺灣的安全。這是權威的論斷。一些激進政治團體無知的恐懼,或自我孤立的“臺獨”幻想,才是臺灣安全的威脅。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