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和太陽花 結盟與碰撞浮上水面

2015年01月19日 15: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17日社論指出: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的大勝,相當程度是得利於乙太陽花為代表的幾波青年抗爭;蔡英文也深知其中竅門,食髓知味之餘,更意欲擴大此一優勢。但在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過程中,先發生了陳為廷因性騷擾而退選的事件,繼有學運要角“妖西”高調入黨“獅子大開口”,而引發綠營人士不滿。至此,綠營與公民運動的合作,恐怕將從抽象的異議結盟質變為現實的地盤爭奪。

  本名劉敬文的“妖西”近日宣佈加入民進黨,隨即向蔡英文喊話,要求中執委應設三席給青年,下屆不分區“立委”提名也應為青年保留兩席。妖西口氣如此託大,想必自認“功在綠營”,因而企圖以領袖之姿為年輕族群爭取更多的實質參政空間。孰料,此話一齣,立刻引起綠營人士的反嗆,要求他“憑實力”爭取職位,不要一踏入政治就想先替自己量身訂做遊戲規則。

  雙方的對嗆,如果翻譯成白話,妖西要説的是:“想拉年輕人的票,請拿出幾個位子出來,讓我們擁有真正的發言權。”而綠營人士説的是:“乳臭未幹的小子!我們都是流血流汗多年才拚到今天的位子,你們憑什麼?”簡言之,學運領袖已經不滿足於僅扮演搖旗吶喊助威的角色,要求實質的問政參與,分配權力;而綠營的既得利益者則認為,年輕族群目前比較適合“抬轎”,還沒到“坐轎”的時候。

  走到這裡,太陽花學運和民進黨之間的合作關係也就難掩矛盾了。在苗栗“立委”的補選提名中,蔡英文原想藉陳為廷的參選擴大領土,並加強民進黨與公民運動的結盟,因而強行要求吳宜臻退選“禮讓”。不料,陳為廷爆出襲胸事件,破壞了這項安排。其後,綠營一度將屬意人選轉向也出身學運的青年部主任傅偉哲,但基於現實的勝算考量,最後又回到吳宜臻身上。在這樣兩度遊移之間,可以看出民進黨中央對太陽花的美味難捨,卻也讓長年耕耘的地方同志感到十分不是滋味。

  先前陳為廷計劃補選“立委”,至少還保持著“盟友”身分,只是向民進黨借旗;而妖西則是“帶槍投靠”,除了自己入黨,並宣稱將由他擔任社長的“福爾摩鯊會社”推動“開放民進黨行動”,在各縣市成立工作小組號召青年集體入黨。這裡,就産生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太陽花效應在體制外活動對民進黨的幫助較大?還是加入綠營對民進黨的助益更大?

  這個問題,可能還無法獲致立即的答案,但從民進黨內部對“妖西”高姿態入黨的怒嗆,即可以看出雙方首回合的摩擦碰撞已經發生。這可分成兩方面來談:其一,就民進黨而言,年輕世代在街頭抗爭反對馬當局,是綠營側翼一支免費的大軍,聲勢浩大;但如果青年入黨,立即要瓜分黨政職位,這與他們的現實政治利益立即抵觸。其二,從太陽花或公民運動的能量而言,正因為標榜的是青年學生與自主公民的自發行動,所以才能産生“超越藍綠”的號召;一旦學運主角向政黨歸隊投靠,光環必將失色,並減損了運動原初的力量。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