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權威or威權?柯文哲自稱有“血滴子”

2015年01月16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北市信義警察分局長李德威遭柯文哲當眾訓斥後,于日前提早申請退休;柯文哲對待自己由臺大醫院拔擢至市府的社會局長許立民同樣不假辭色,當眾變臉發飆,給他難堪。諸如此類的官威,包括要求同仁7點半開會、除家人以外的飯局要登錄、稱蔡璧如是他的“血滴子”等等,在在展現了他的強勢領導風格。柯文哲有4年任期,大家都在關注這樣的領導作風將如何發展。

  臺灣《聯合報》16日社論指出:柯文哲是政治素人,不接受官場習氣及制式框架的束縛,對習于迂緩繁縟的官僚體系,當然有正面意義的刺激。但除期待素人新政能帶來清新活潑的風格外,我們也要提醒柯市長:急診室裏的目標清晰、環境單純,威權式的上下指揮或有其必要;但民主政治的考慮多面,更需要眾人協力合作,所需要的領導藝術是截然不同的。

  市長是市警局的老闆,也是信義分局長的大老闆,他當然可以對屬下提出要求;但是,似乎不需要用羞辱的方式吧?畢竟,市政府的工作比臺大急診部複雜太多,除業務龐雜、分工細膩、員工眾多,內有議會制衡、外有市民監督,周邊更有無數利益團體與公民組合環伺等,這絕非市長一人之力足以應付。因此,臺北市長不應該是老闆(boss),而應該是領袖(leader)。而老闆與領袖的差別,正是柯文哲需要體會與酌量的。

  老闆管理的事務通常面向單純,目標也不複雜,所以其工作重點不外乎下指令、行考核、驗成果;但做領袖則不這麼簡單,這麼制式。領袖的工作不是一種“個人秀”,而是要帶動一個團隊,使其士氣高昂、鬥志旺盛,各個層級主動發揮、積極負責,願意同心協力以助團隊開創佳績。這種“讓龐大機器協力運轉”的本事,當然與領袖的個人能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對團隊要能鼓舞、授權、支援,喚起大家共同的使命感。這種領袖風範無以名狀,英文以抽象的leadership涵蓋。相對地,老闆不太需要靠風範調動下屬的積極性,英文裏bossy這個字就只剩下頤指氣使、跋扈飛揚的老闆架子。

  好的領袖未必需要有157的高智商,但他們的EQ應該都不低,重點是能夠請到一群智商175的人進入團隊,共同發揮功能。好的領袖未必要求團隊配合自己的習慣(7點半開會),而是儘量在尊重個別差異、發揮各人長處的情況下,要求成員彼此配合。好的領袖賞罰分明,但不應該設一個“血滴子”,讓團隊走在空曠處還得擔心尊嚴受辱。別忘記,柯團隊所延攬的局處首長如果真是人才,便也應該是有自尊、有能力、成就斐然的菁英,尊重猶恐不及,豈能隨便點名管束或言語奚落?

  我們不想對信義分局長的事件多做評論,但任何職位所需的條件,都是“相對於這個條件有優勢的人”才會來應聘。因此,如果像坊間傳言,某企業大老闆會要求副總經理當眾下跪,那麼會來應徵副總的,當然多是“視下跪為無物”的膝軟腰輕之輩。如果局處長如住院醫師一般每天早上7點半要開會,不在意頭上籠罩著“血滴子”的陰影,與人吃飯需要報備,自己的決策被市長一句不著邊際的話就輕易否定,那麼甘願就任局處長的,恐怕也多為缺乏專業尊嚴、責任感與自信心的諾諾之輩。這樣的官員,能夠期待他們主動負責,擇善固執,心念城市的發展遠景與廣大市民的福祉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