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走入歷史。臺灣《中華日報》近日發表社論説:在過去一年中,臺灣政治局勢幾經波折起伏,牽動兩岸關係轉趨低回甚至幾陷停頓。令人欣喜的是經濟復蘇態勢日益明顯,失業率亦逐步降低。年終回眸,今年臺灣政局為明年走勢投入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因子;今年的經濟發展走勢則為明年持續打拼創造了有利條件。
就經濟層面而言,2008年9月美國爆發的金融海嘯,讓臺灣經濟元氣大傷,前幾年處於打底的苦撐期。今年受到國際景氣漸次回溫,尤其是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在對未來經濟走勢樂觀預期之下喊停,國際大氣候隨即帶動臺灣出口表現轉優,今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可望創下歷史新高,為明年經濟走勢鋪展出比較平坦的道路。
今年國際經濟形勢已由谷底翻升,在經濟成長率擺脫低潮之際,較為讓人有感的部分,在於臺灣失業率已穩健壓低到4%以下。美中不足的是受雇勞工實質薪資仍處於成長緩慢情狀。即使今年1至10月受雇勞工實質薪資成長率達2.69%,年增率是1998年以來次高,但仍低於15年前的水準。
所幸,包括中華郵政、臺鐵相繼宣佈明年為基層勞工加薪,多家民營企業也有為員工加薪的計劃,在“企業挺勞工,員工挺企業”正面思維下,又適逢景氣可望持續復蘇,明年臺灣一千多萬勞動人口的“薪情”有機會更加有感。
在政治、社會層面,今年重量級新聞始終不斷。包含核四封存、食安風暴、高雄氣爆、桃園合宜住宅弊案、復興航空澎湖空難、北捷隨機殺人、12年公共教育等,震撼彈一波緊接一波,多項事件后座力更是驚人。尤其是11月29日“九合一”選舉重創國民黨,12月25日地方議會正副議長改選卻讓民進黨面色鐵青,兩場政治大戰藍綠陣營互有得失,讓人見識到臺灣政局何其詭譎。
今年重大政治新聞,影響最廣泛最深遠者當推“三一八學運”。抗議學生佔領“立法院”,一度攻陷“行政院”。此一行動自3月18延續到4月7日,既衝擊臺灣政治生態也衝撞兩岸關係,導致去年6月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仍躺在“立法院”,更影響兩岸談判進程。儘管臺當局順學生訴求,提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但仍在“立院”等待協商,致使兩岸談判難有突破。
今年臺灣民進黨內已出現檢討兩岸政策的呼聲,惟今年初通過的《二○一四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依舊未能凍結“臺獨黨綱”,顯示“臺獨”基本教義派持續擁有左右黨的兩岸政策的實力。
2014年已經過去,2015年即將屆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期待今日之日更勝於昨日,來年之年更勝於今年。臺灣朝野唯有記取歷史經驗,多方為人民設想,方能避免虛耗,積蓄能量向前衝刺。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