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太平島被“趕超” 臺當局很不安

2014年10月28日 08:5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太平島被“趕超” 臺當局很不安

  隨著南海問題日益複雜,要求太平島重新駐軍、強化火力的輿論呼聲在臺灣越來越高。據臺媒報道,臺當局“國防部”明年機密預算近日接受“立法院”審查,最終有3億元(新台幣,下同)預算遭到凍結。“立法院”相關委員會提出,防務部門必須儘快拿出提升太平島戰力的專案報告並向“立法院”説明,相關預算才能解凍。

  防大陸?沒必要!

  長期關注太平島的國民黨“立委”林鬱方在審查預算中提到,據傳中國大陸在南沙太平島附近海域進行填海造陸,其中永暑島面積更大,已經取代太平島成為“南沙第一大島”,因此凍結軍方5億元預算,要求防務部門提出專案報告,拿出提升太平島戰力的方案。經過臺軍方協商,預算凍結額度最後減少到3億元。

  臺“國安局長”李翔宙日前向“立法院”報告時也稱,大陸目前在南海已有全盤的戰略規劃。林鬱方認為,大陸數個島距太平島僅30-70公里,對太平島呈現“包圍”態勢,擔心下一步會影響臺軍的太平島運補。李翔宙對此迎合説,自己也“非常擔心”,並表示如果不以職務身份發言,他自己贊同增兵太平島。

  對此,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教授張植榮指出,大陸近期的一系列作為主要是針對與大陸在南海主權有衝突的國家而來,並非是為衝著臺灣太平島。

  至於大陸未來是否會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讓臺方補給太平島不便,以此倒逼臺方與大陸商談兩岸在南海問題上的軍事合作,張植榮分析,雖然現階段大陸仍不宜大動作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因此沒有所謂臺灣軍機“越界”的疑慮,不過,未來兩岸仍須在軍事合作方面培養一定“默契”。

  張植榮解釋,兩岸在南海上其實有共同利益,應先透過海上共同搜救、兩岸共同護漁等“默契”做起,再進一步落實相關軍事合作。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