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共解兩岸結 救活臺灣經濟

2014年10月11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4年APEC會議下月將於北京登場,主題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推動區域經濟整合是重頭戲。臺灣《旺報》11日社評説: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未能如願出席APEC經濟領袖會議,這對於亟欲加入區域整合的臺灣而言,是一件很令人失望的事。加入區域經濟組織、與貿易國洽簽FTA是臺灣經濟的生機所在,尤其是加入TPP和RCEP,馬英九甚至以“生死攸關”來形容臺灣加入該兩大組織的迫切性。

  文章摘編如下:

  大陸銳意改革開放,衝勁十足,臺灣卻陷入內耗空轉,面對全球化畏首畏尾又無端恐中仇中,在邁向全球化的道路上,大陸不會等臺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並非大陸的本意。

  在2008年國民黨重回執政時,當時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對臺六點談話中就提到,“建立更加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進程,有利於臺灣經濟提升競爭力和擴大發展空間,有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發展,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可見6年前,大陸就已經畫好臺灣融入區域經濟的路徑圖,先建立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緊密合作的機制,然後銜接上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機制。簡言之,即兩岸有了合作機制後攜手進入區域經濟整合。

  但是,經過6年的和平發展後,有兩個“結”解不開,以致出現臺灣自陷泥淖難以自拔、“大陸不會等臺灣”的窘境。

  第一個“結”是,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建構一半以後,中途受阻。《服貿協議》簽署逾1年多,因為綠營的杯葛而遲遲無法生效,而馬當局又束手無策,加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變數,接下來的《貨貿協議》縱使談成簽署,恐會步服貿的後塵,躺在“立院”無法生效。此結若不解,ECFA後續談判未能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半途中止,兩岸要攜手加入TPP和RCEP、臺灣要融入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無異緣木求魚。

  另一個“結”是,兩岸協商由經入政遇上瓶頸。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協商接近完成,此議題雖然已經涉政治層面,但大陸一直希望兩岸展開政治對話,討論統一前兩岸關係合情合理的安排,落實“一中”架構,但在6月第二次“張王會”時,臺灣方面對陸方提出進入政治協商的要求予以嚴拒。

  事實上,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涉及名稱、定位及路徑圖等等敏感政治問題,兩岸若未能就“一中”架構達成具體的共識,大陸不太可能放手讓臺灣和其他國家磋商加入TPP和RCEP。馬英九也多次公開説了,必須中國大陸不反對,臺灣才有可能加入TPP和RCEP等區域經濟組織。但回過頭來説,臺灣不願與大陸就“一中”架構達成具體共識,大陸如何放手讓臺灣加入TPP和RCEP?

  ECFA後續談判受阻、兩岸協商由經入政沒有共識,這兩個結不解開,只會愈拉愈緊,臺灣加入TPP和RCEP就會愈來愈沒有希望,和其他國家洽簽FTA也會愈來愈困難。萬一這兩個結拉緊變成死結,恐怕會絞死臺灣的經濟。

  文章最後呼籲,臺灣經濟停滯,對臺灣民眾非常不利,希望兩岸三黨都不要做,要各退一步,發揮智慧,共解雙結,救活臺灣經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