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繼續封殺兩岸法案,必將拖垮臺灣經濟

2014年08月19日 16: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19日社論説,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決定不再召開第三次臨時會,《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列為下會期優先法案。朝野對立尖銳有增無減,“九合一”選舉又將於11月29日舉行,民進黨為了顧選票繼續封殺這些法案,必然拖垮臺灣經濟發展。

  “立法院”最近兩個會期,民進黨先後霸佔主席臺達48次之多,許多重大法案都無從審議。國民黨雖然擁有過半數席次的優勢,但因黨團協商機制使然,無法以表決通過法案,反而還受制于少數黨。另一方面,“院長”王金平始終不肯動用警察權維持秩序,致使“立法院”議事長期陷於癱瘓狀態,“行政院”施政受到嚴重影響,而使很多大計窒礙難行。

  特別是民進黨死命“逢中必反”,任何攸關兩岸的法案不是強加限制就是反對到底,前者如對陸生的“三限六不”,後者如服貿協議之審議。先前民進黨抵制服貿協議以“先立法再審查”為訴求,揚言須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再審查服貿條例;然而,“行政院”提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過了4個多月還躺在“立法院”文風不動。國民黨團甚至願意交出排案權,由民進黨主導審查,但民進黨還是拒絕。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無法審查,服貿協議更是遙遙無期。民進黨不讓國民黨想過的法案過關,其代價是拖垮經濟,使臺灣失去未來。就事論事,兩岸服貿協議牽涉範圍不大,卻影響深遠,因為服貿不過,貨貿又怎能達成協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整體效益也就難以展現,臺灣在兩岸經貿可以獲得的優勢就會流失。

  更令人憂慮的是,大陸正在加速開放,臺灣延宕ECFA後續協議,大陸雖表示遺憾卻不會停止區域經濟合作既定步驟,以中韓《自由貿易協議(FTA)》為例,“大陸願讓臺灣業者在大陸市場上早一步佈局,多一些優勢,但不會因為臺灣而停止對外開放腳步。”

  服貿協議一旦因《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未能通過而擱置,中韓FTA卻搶在今年底之前簽署,臺灣對大陸出口的各項産品之2%到5%,從此將由韓國出口取代,尤其是臺灣平板電腦及機器製造業從此喪失大陸市場,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亦復如此,其本意是要加速推動臺灣經濟自由化期程,並以“堆積木”方式促使臺灣融入區域整合,逐步創造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的有利條件,同時發展新興産業加速結構調整,對臺灣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效用。

  就政黨競爭來看,民進黨以為兩岸重大法案延宕,肇致臺灣經濟疲弱不振,就業市場、勞薪資連帶遭殃,老百姓對執政黨不滿,“九合一”選舉便能穩操勝算。但就發展來説,這種“奧步”只會削弱臺灣競爭力,即使民進黨贏得2016年大選,臺灣也很難恢復經濟活力,政黨再度輪替又有甚麼意義?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