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高雄口水戰:民進黨理不直氣很壯

2014年08月12日 10: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透過臉書表示,高雄氣爆災後首要工作是讓災民回復正常生活,高雄市長陳菊與市府團隊已盡最大努力在做,社會各界的熱心捐助與志工人力的投注,也讓這工作有顯著的進度;至於事故調查,就讓證據説話,不應讓過多的政治口水,淹沒應當儘快完成的工作。説起來看似理直氣壯,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臺灣《中央日報》12日社評指出,就在氣爆事件發生的當天中午,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發言人之一的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就在臉書上登載一張高雄市地下管線圖,並直指欣高石油氣和中油輸油管,似是最有可能的“禍首”。身為精神科醫師不僅迫不及待地針對與本身專業無關的議題發言,還意在言外地表示“有人並不想它被公諸於世”,這是讓證據説話的態度嗎?

  不僅如此,在氣爆究責方面,高雄市副市長先是一咬定是李長榮化工管線是最大的嫌疑犯;接著市府表示,因為公共管線數據庫查不到釀禍的李長榮化工管線,推説幽靈管線不在市府列管範圍,所以不知情。另一方面也找出一份公文説明,出事的地下管線是臺當局副領導人、藍營的吳敦義在高雄市長任內核準設置,卸責的斧鑿痕跡至為明顯,這就是蔡英文口中的讓證據説話嗎?

  藍營“立委”拿出市府總預算數據指出,設置自來水、瓦斯等管線必須經過市府核準,而且市府還會收取使用費,去年榮化碼頭場和大社廠都有向市府繳費,市府推説不知道根本就是卸責。此外,被披露的市府公文指出,在2012年高雄市捷運工程局進行環狀輕軌捷運會勘時,就發現鑄成大錯的李長榮管線,而非不知情。凡此都説明,在事件發生時是誰不讓證據説話,還不明顯嗎?

  至於政治口水就更不用説了。高雄市府先是將石化管線管理權責全部推給“經濟部”;其次任意標簽化“行政院”有“不制訂特別條例、不編列特別預算、不設專責機構”的“三不政策”,然後再批評這樣的“三不政策”太冷血。完全未顧及制訂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設專責機構曠日廢時,若是現有機制夠用,又何必影響救災時間而另訂機制。

  更何況氣爆雖然嚴重,基本上仍在的高雄市政府的轄區範圍,與過去災變橫跨多縣市範圍,重建時間費時經年,不立專法、不編特別預算、不設專責機構,難以克竟其功的狀況大有不同。然而政治口水之下,原本希望能夠利用現有機制立即展開救災復建的想法,立刻成為“冷血”的作為。也正因為基於這樣的心理,在臺當局“經濟部長”辭職下臺後,都還要再補上一槍説:“欠高雄人一個道歉”。

  臺當局“經濟部長”在請辭聲明中感慨臺灣政治環境惡劣時,産業界就無奈指出,“多拼點經濟,少點政治口水”,直指臺灣太多政治作秀的演出。鴻海集團董事長為慰留,更以“當你被野狗咬一口的時候,你能夠反咬狗嗎?”,來反諷高雄氣爆事件後所噴出來的政治口水,誰在政治口水,還不明顯嗎?

  高雄市長陳菊深知紙包不住火後,坦承市府知道李長榮化工管線經過市區,是內部橫向聯繫出現嚴重錯誤,併為此作出道歉,但強調沒有説謊。然而在道歉完之後,陳菊立刻來個回馬槍,在接受專訪時將矛頭指向臺當局,抱怨臺當局在高雄拉了一坨雞屎,出事就撇清責任,讓她覺得很孤單。試問這不是政治口水,又是什麼?

  當蔡英文振振有詞地對外表達,讓證據説話,不應讓過多的政治口水,淹沒應當儘快完成的工作時,難道不明白是誰不讓證據説話、誰在噴政治口水嗎?可以如此理不直氣壯,難道不是因為被老百姓寵壞的緣故嗎?試問還要該此種理不直氣很壯的情況繼續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