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世界在變 臺灣卻仍陷鎖島內鬥中

2014年07月18日 09: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18日發表社論説,繼英、法、德之後,美國最近也與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獲得90多項成果,使雙邊貿易邁開大步。由上述西方強國為了搶食大陸市場,不惜降其志不再強調所謂人權問題,可見以強大經濟實力做後盾,也能扭轉或改變若干大國的原則。面對舉世幾乎一致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之際,只有臺灣沉穩如昔,市面依舊繁華,高價格産品仍被搶購,與對岸的經濟協議在反對黨阻撓下已長時間在冰凍中。臺灣是真的有此實力,什麼都不怕?或是在政治喧鬧中,人們已陷於麻痹裏?

  文章摘編如下:

  臺當局不被人民信任本是件可悲事情,因此官員的話被當耳邊風更不足為奇。然而再笨的官員有時也能一語道破玄機,甚至一語成讖的可能。中韓將於今年底簽署自由貿易協議,臺當局“經濟部”于7月10日即提出對臺灣産業衝擊評估報告,毫不諱言指出,島內將近四分之一的工業産品將受韓國威脅,衝擊面涵蓋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和紡織業,粗估臺灣受影響約達900余億至2500多億元(新台幣,下同)。

  從上述評估中不難發現對臺灣進出口衝擊之大,但島內的反應仍然雲淡風輕,對可能造成的傷害似不在意,也許官員喊“狼來了”的次數太多,一般人不再重視。例如核四是否停建雖經10餘年政治拔河,在林義雄絕食威脅下,馬當局竟于一、二天中即決定“封存”。過去強調的核四停建後遺症也未發生,人民怎會再信任官員的“威脅論”。但官員每天沒事幹只會嚇唬老百姓嗎?答案亦非如此,只是信不信在於每人判斷而已。

  臺灣已進入盛暑季節,據了解臺電已啟用緊急備用電力,如果用電量再增,限電與停電都可能發生,屆時不僅工商業受影響,人民日常生活勢將嚴重失序。問題是臺當局儘管知道沒核電的後果,迄今卻無任何對策。核四已封存,但臺灣能源會議卻要遲至8月下旬才召開,吾人要問這點路途迢迢的遠水,又如何救得了急如燃眉的近火?同樣的,被擁核反核問題攪昏了頭的平民百姓,現在似乎也沒有意識到一旦停限電將會是個什麼局面。

  中韓即將締結的FTA(自由貿易協議),也仿佛如冷水煮青蛙般,雖然臺灣官員發出強烈警訊,社會反應卻是出奇平靜,反正事未臨頭。在中國大陸以經濟實力廣結善緣之際,臺灣卻惟恐推之不及,我們要問一如美英法等強國的政治領袖,智慧真的比不上臺灣反對黨各號人物,寧願飛蛾撲火去巴結大陸?

  民進黨可以內鬥國民黨,實不宜在兩岸間大玩兩面手法。如果臺當局“經濟部”評估報告一如預料,臺灣對外貿易勢將愈來愈窘困,2016年無論誰執政,都將面對爛攤子,屆時付出代價的不是某個政黨,而是臺灣全體人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