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服貿卡關卡的是臺海長期和平穩定

2014年05月07日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如果已談妥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遭到“立法院”修改,那麼臺當局只好試著再和大陸協商。相信王郁琦是十分無奈地講出這些話。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對此發表點評文章説,但是,兩岸重新協商卻又看不到可能性,這就讓人對於服貿協議的前景,以及對於兩岸正在協商的貨品貿易協議,無法樂觀。這種情況所阻撓的不僅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後續,並使得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成為空談,更將對臺灣民眾有切身利害的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

  反對兩岸服貿協議者現在必是沾沾自喜,認為服貿協議若在“立法院”過不了關,他們所擔心的所謂陸資赴臺會剝奪臺灣的工作機會,也就不會出現。然而,他們的擔心原本就沒有根據,儘管臺當局已費盡口舌加以説明,仍然未能扭轉服貿協議在“立法院”的困境,而且還被尚未付諸朝野協商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所緊緊綁著。

  臺灣和大陸簽署ECFA是海峽兩岸繼客貨機直航後,最重要的協議,但也只是架構,所以需要繼續協商投資保障協議、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和建立爭端解決機制。如今,除了投保協議完成簽署與“立法”程式之外,其他都因服貿問題而難以動彈。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于3月間曾表示,希望年底能完成ECFA的所有後續協商。可見陸方有其誠意。而臺灣欲謀發展在大陸的服務貿易、貨品貿易市場,也將這兩個協議視為關鍵。更不用説唯有兩岸建立經濟合作機制,國際上其他經濟體才會消除政治考慮而和臺灣談判各式各樣的貿易協議。

  在最近的服貿紛爭中,各國重要的友臺人士紛紛提出建言,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説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個“好協議”,以及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説,臺灣對此應該“放手一搏”。遺憾的是,臺灣的反對人士堅持己見,態度又非常激烈,使得臺當局寸步難行。

  當ECFA的後續協議遲遲無法完成,甚至有人誤以為如此可避免“傾中賣臺”,其結果必是製造兩岸關係的不確定因素,這根本不合乎臺灣民眾所需的臺海和平穩定。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