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凍獨”是積極信號還是投機表態

2013年12月30日 09: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建議“凍結臺獨黨綱”,立即成為熱門話題。儘管民進黨內炮聲隆隆,大陸方面卻視其為“有識之士提出的積極的信號”。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9日發表社評文章説,衡諸事實,這雖是民進黨中央有意釋出的訊息,但既非民進黨的共識,此時此地也絕無可能成為民進黨的政策。

  按照柯建銘的説法,“臺獨黨綱”是“民共雙方來往的障礙,民進黨堅持臺灣主體性與社會核心價值不變,但沒有必要回頭搞臺獨”。不以人廢言,這番談話確實有其道理。不過,民進黨內一片撻伐之聲,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強調:“臺獨黨綱”沒有凍結不凍結的問題。

  柯建銘既是民進黨“永遠的總召”,發言自然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但他為何在此時捅馬蜂窩?難道這純粹只是柯建銘的“個人見解”或是臨時起意?當然絕不可能!因為柯建銘是書面報告提出,足見有備而來;況且他雖以“關説”出名,對兩岸政策卻從無具體主張,也一向不以此見長;這次在華山會議居然煞有介事地提出“新世界觀下的民進黨兩岸政策”,自然絕非偶然!

  有人解讀,這是柯建銘為了轉移焦點,希望降低“關説案”的熱度。但“關説案”有王金平頂著,哪還用得著柯建銘自行解套;有人認為,柯建銘是“企圖創造更大模糊空間,主動端出一塊民共對話的敲門磚”,但柯建銘既不選民進黨主席,也不可能問鼎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大位,更根本沒有這樣的戰略素養,怎麼會貿然出擊?

  合理的解釋,當然是柯建銘受人之托,最大的可能性顯然是民進黨中央,甚至是蘇貞昌親自交付的任務。其用意不外借柯建銘的身份,釋出“民進黨有意在兩岸議題的罩門上尋求解決途徑”。如果民進黨內反應良好,民進黨中央即可打蛇隨棍上;相反的,要是民進黨內反彈聲浪大,民進黨中央就會將其定位為“個人立場”同時以此向大陸顯現,謝長廷的“憲政共識”不是民進黨政策,借此鞏固並爭取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的支援。

  諷刺的是,民進黨內不管是積極求變的“和中派”、消極抗拒的“反中派”,或是現實投機的“觀望派”,人人皆知要想跨越“最後一里路”,“臺獨黨綱”是必須處理的罩門。但一觸及“臺獨黨綱”,許多人又將其當作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其最主要原因是,民進黨內的基本教義派,雖然只有5%,卻是民進黨內初選的關鍵少數,是否支援“臺獨”理想是他們檢驗候選人的首要標準,而對“臺獨黨綱”的態度則是具體指標!這就是除了許信良之外,所有民進黨臺面上人物,包括蔡英文在內,都不敢談廢除“臺獨黨綱”的道理。柯建銘的“凍結論”比起謝長廷的“取代論”或是郭正亮的“重塑論”,其實都是“存而不廢”,何況凍結之後也可以解凍!

  社評還説,只是從長遠看,民進黨朝向“中華民國憲法”認同,將是大勢所趨。因為民進黨內除了極少數死硬派把“臺獨黨綱”當成神主牌,其他多半都是見風轉舵的投機派,為了勝選必然不惜一切手段,所以兩年後民進黨必然會調整其兩岸政策,凍結“臺獨黨綱”自然會是可能的選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