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不轉型 與大陸交流只是空想

2013年12月18日 09: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18日發表社評文章説,大陸國臺辦最近兩度回應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兩岸政策,一是針對民進黨華山會議結論擬以“憲政共識”作為民共交流的基礎,國臺辦認為民進黨沒有放棄“臺獨”主張,大陸不可能接受;二是針對民進黨指責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破壞區域的穩定和平,國臺辦認為這是挑動兩岸對抗,喪失民族立場的言行。從國臺辦兩次宣示的措詞看來,在蘇貞昌領導下,民進黨想和大陸改善關係,可行性已完全不存在。

  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敗選之後,民進黨內普遍認知“知中”的重要性,蘇貞昌選民進黨主席時就説,民進黨要了解中國大陸,更應關注未來的中國大陸、經濟以外的中國大陸,要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共存共榮。但是他擔任民進黨主席至今,大陸政策就像民進黨內人士所形容“不過就是他口袋裏的三包香煙外加一支電子煙。”所謂三包煙就是“臺獨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遇到不同煙癮的人,他就拿出不同牌子的香煙待客;電子煙則是“臺灣共識”,會冒煙也有一點味道,但空洞無物,大家都知道是假的。

  儘管華山會議論戰了十幾場,也有許多人喊出要提出新的決議文,但是民進黨還是脫不了“三包煙外加一支電子煙”,也就是説蘇貞昌自擔任民進黨主席至今,兩岸政策仍原地踏步,一步也沒有跨出,不要説是民共交流了,就是連“了解中國”都做不到。大陸也很清楚民進黨只是想透過類似“臺灣共識”」或“憲政共識”等模糊的概念玩文字遊戲,不願脫去“臺獨”意識和主張。

  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蘇貞昌見獵心喜,第一時間的反應十足顯露了民進黨大陸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真實判斷,希望重返冷戰狀態“聯合美日圍堵中國大陸”,再度高喊“民主同盟”。日本將釣魚臺國有化,明明是臺灣領土,蘇貞昌卻與美國同調,無異將釣魚臺主權拱手讓給日本,難怪國臺辦會批評他喪失民族立場。蘇貞昌公然否定民族大義,怎能期待中共對民進黨敞開大門。

  社評説,儘管蘇貞昌帶領民進黨有他個人濃厚的“臺獨”意識,但是民進黨內仍然有不同的聲音,像謝長廷、郭正亮等人對於蘇貞昌的政策就有很多批評,謝長廷甚至和大陸社科院臺研所共同舉辦研討會,進行了實質的民共交流。顯見大陸對於民進黨還是有相當的彈性,就像國臺辦一向宣示的,願意和島內各黨派建立和發展正常往來,如果民進黨堅持“臺獨”,那就是給自己設下了交流的障礙。這表示民進黨還有努力的空間。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最近曾在一項研討會中表示,大陸今天已經可以平心靜氣肯定民進黨對臺灣民主及兩岸關係發展做出的貢獻,但為何民進黨至今仍然被認為是兩岸關係的破壞者?可見民進黨仍然做得不夠,還未能説服大陸對它持以正面看法。

  劉國深對民進黨提出5點期待,包括:在未來兩岸關係中要扮演正面角色、要證明自己是一個民主多元開放的政黨、要證明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要證明自已的政治主張對大陸無害、要證明自己能夠給臺灣帶來政治穩定。

  這5項期待看起來很平和,其實非常有深意,簡單説,就是民進黨要證明自己能被大陸接受。

  兩岸關係的表述極為複雜,不同的政黨或政治團體都各有堅持,但民進黨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回歸兩岸關係最核心,兩岸關係是什麼關係?是一家人關係或異己關係?只要是一家人關係,“九二共識”是否接受,其實就不是問題,如果兩岸關係是異己關係,再精巧的包裝或言詞轉折,民共關係都不會改善。

  民進黨深知和大陸交往的重要性,卻不能拋棄“三包煙外加一支電子煙”,國臺辦接連兩次對於蘇貞昌提出嚴厲批判,已對“臺獨”思維劃出清楚的紅線,我們可以大膽預言,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已經失去和大陸交往的可能性。紅線當前,民進黨是要選擇和大陸對抗或設法轉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