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抵制服貿協議“逢陸必反”傷害臺灣經濟

2013年11月13日 10: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于本年7月10日與紐西蘭簽署《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與紐西蘭經濟合作協議》(ANZTEC)後,11月7日又與新加坡簽署《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與新加坡經濟夥伴協議》(ASTEP),對於臺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避免經貿被邊緣化,有非常大的幫助。

  臺灣與紐西蘭經濟合作協議隨即于10月29日經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生效,相信臺灣與新加坡經濟夥伴協議也能夠順利在臺灣“立法院”通過。然而,與這兩個經濟協議內容類似、簽署時間比臺灣紐西蘭經濟協議還早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卻迄今仍在臺灣“立法院”舉行公聽會,通過時間遙遙無期。

  臺灣《中央日報》13日發表社論説,我們不禁要問“立法院”民進黨籍“立委”諸公,為何對臺灣與其他國家簽署經貿就無異議通過,而對兩岸簽署的經貿協議就如此反對到底?説穿了,民進黨委員們仍舊是意識形態在主導問政,把大陸當作“敵國”來看待,“逢陸必反”,希望對大陸採取經濟封鎖。民進黨委員們的意識形態違反了世界經濟潮流、區域經濟整合與兩岸經貿發展趨勢,甚至也與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的意見相左。

  社論對此分析説,首先,就世界經濟潮流而言,推動自由貿易、包括降低關稅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開放相互投資,包括提供政策優惠與改善投資環境,已是世界各國都在走的道路,民進黨委員們若想單獨對大陸進行經貿封鎖,根本就違反世界經濟潮流。

  其次,就區域經濟整合而言,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歐盟(EU)、《東南亞國協》(ASEAN)等。而中國大陸與ASEAN早已在2010年實施FTA,並且正與韓國、日本進行協商,當全世界主要貿易國都在與中國大陸洽簽FTA時,唯獨民進黨委員們仍堅持反對態度,“逢陸必反”的結果非常可能傷到臺灣經濟發展。

  第三,就兩岸經貿發展趨勢而言,目前中國大陸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二大進口來源、第一大對外投資地與第一大外匯順差來源,雙方經貿關係非常密切,也必要簽暑經濟合作協議,使臺灣産品在大陸享有更優惠的待遇、使臺灣業者有更大的投資發展空間。民進黨委員們反對服務貿易的結果將使臺灣産品出口大陸面臨不公平待遇、扼殺臺灣服務業提供者在大陸發展的空間。

  最後,就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的意見而言,2009年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時曾説“兩岸經貿必須走上正常化,必須走向一個比較開放的情況”。兩岸簽署ECFA後可以使兩岸經貿關係在WTO架構下,逐步邁向正常化,而民進黨“立委”們似乎背道而馳,一直想讓兩岸經貿關係更特殊化。

  社論強調,相較于兩岸ECFA與服務貿易協議的內容而言,臺灣與新加坡ASTEP共計17章,涵蓋包括貨品貿易、原産地規則、關務程式、跨境服務貿易、投資、政府採購、技術性貿易障礙、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電子商務、競爭、智慧財産權合作、爭端解決、體制性安排及一般共通議題(前言總則、定義、一般例外、透明化、行政及最終條款)等,其內容比兩岸簽署的ECFA、《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服務貿易協議》還要多且廣,相信也比目前正在談“貨品貿易”與“爭端解決”協議的內容來得多且廣,民進黨委員們何故贊成臺灣與紐西蘭、臺灣與新加坡經濟協議而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另就效益而言,新加坡係臺灣第5大貿易夥伴,第4大出口市場,雙邊貿易額約達282億美元。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估計臺灣與新加坡ASTEP將使臺灣GDP增加7.01億美元,增加6,154就業機會。而中國大陸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雙邊貿易額約達1,622億美元,是臺灣與新加坡貿易總額的5.75倍,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效益絕對比臺灣新加坡之間簽署的效益來得大。

  社論總結説,希望民進黨“立委”們能比照臺灣與紐西蘭、臺灣與新加坡經濟協議,正常看待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儘速使其在“立法院”通過,讓兩岸經貿關係逐步邁向正常化,臺灣貨品出口大陸能有公平甚至優惠的待遇,也提供臺灣服務業提供者到大陸發展之機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