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不敢辯服貿 蘇貞昌不僅比爛更是擺爛

2013年09月16日 10: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4日刊載社論直言,在服貿的辯論臺上不戰、不降,處處閃躲,更令人看破手腳。面對服貿,沒有對案,只有反對;面對關説爭議,沒有自省,只有批判。這不僅是蘇貞昌所説的比爛,更是擺爛。如果這不是理想性政黨的墮落,什麼才是墮落?

  全文摘編如下: 

  上月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扁八年執政研討會開幕式時宣示,民進黨要開始與社會對話、對歷史負責,不會和其他政黨比爛。結果,話説完不過幾天,面對“關説”爭議,蘇貞昌只有外鬥,沒有內省;甚至還借此理由,讓自己成為“馬蘇辯論”的逃兵。最大在野黨説的與做的完全相反,沉淪至此,臺灣希望何在?

  從6月21日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開始,民進黨發動一波波兇猛攻勢,痛批當局犧牲全民與産業利益,甚至上綱到“國安”層次,仿佛服貿一旦生效,臺灣就有“亡島”之虞。

  3年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之際,朝野對峙如出一轍,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親上火線,與馬英九辯論;如今蘇貞昌卻臨陣脫逃,理由則是“馬總統擅用司法工具,公然鬥爭國會議長,已失去理智、毀憲亂政,導致臺灣動蕩,使得即將開議的立法院混亂不安”,請問這中間的因果邏輯為何?

  假若此言有理,那麼,為何在臺灣遭逢“憲政危機”的此刻,蘇貞昌還堅持要在今天,繼續替扁舉辦八年執政功績研討會?寧可捨棄辯論,也要替扁歌功頌德,難道在他心中,替貪污“總統”洗刷冤屈比爭辯當前臺灣大政還重要?

  本報上個月23日發佈民調,62%民眾希望朝野兩黨主席能就此議題公開辯論,在幾經轉折後,蘇貞昌勉強同意接受辯論,並端出“服貿協議是重大政策,必須讓民眾了解、産業參與”,這個説法何其冠冕堂皇,如今為何卻又退縮回去?

  退一萬步,就算馬英九真的如民進黨所批評的“毀憲亂政”,蘇貞昌大可高舉正義大旗,在服貿辯論的戰場上發動攻勢,擊潰馬英九的最後一道防線。舍此不為,如今的蘇貞昌,在服貿的辯論臺上不戰、不降,處處閃躲,更令人看破手腳。

  蘇貞昌不敢辯論服貿,這是怯戰;力挺柯建銘不認錯,更是價值是非錯亂,倘若這就是民進黨創黨的核心價值,難道這不是臺灣的政治危機?

  尤其,當前臺灣陷入內憂外患,民進黨身為最大在野黨,原是大有機會扮演好監督制衡角色,但現在除了冷眼奚落、幸災樂禍,還做了什麼事?面對服貿,沒有對案,只有反對;面對關説爭議,沒有自省,只有批判。這不僅是蘇貞昌所説的比爛,更是擺爛。如果這不是理想性政黨的墮落,什麼才是墮落?

  説三道四,是路人甲才會做的事,但人民絕不樂見一位民進黨主席,也在做這種把自己角色做小的事。所以,與其逃避辯論,回避民進黨在關説案中的責任,有志挑戰2016的蘇貞昌,是該做點有利於臺灣的事情了。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