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人們要的只是一個去馬賽克的真相

2013年07月29日 08: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洪仲丘案已經四週,真相依然不白;最新進展之一,傳聞馬當局將以“國防部長”高華柱的下臺作為“停損點”。臺灣《聯合報》29日發表社論指出,若果真如此,這種盤算不僅過度廉價而老套,也錯估了民意。 

  社論摘錄如下: 

  高華柱的去留絕非本案的核心焦點,他去職,無助化解人們心頭的疑問,反而可能助長社會大眾對馬當局顢頇無能的憤怒。此案一開始,本報社論即説得很清楚:“沒有真相,沒有原諒”;人民期待知道的是此案的事實原委,而不是當局懲處名單多長、層級多高。對洪家人而言,他們渴盼的也只是還原洪仲丘生前最後數日的經過,何以被淩虐致死,而非意圖鬧到軍中不安不靜為止。也因此,不交代真相,卻以為“國防部長”下臺即可“停損”,恐怕搞錯了方向。 

  馬英九對洪案高度關注,指示了相關部門針對“淩虐部屬移出軍法審判”及“軍法與刑事訴訟整合”提出檢討;“國防部”方面,也提出了十三項軍中興革措施。這些,都是長期必須修整的制度問題,殆無疑義。然而,放著火燒眉毛的具體問題不談,看著沒調查清楚的疑點在那裏懸空擺蕩,卻顧左右而言他在那裏大唱長期改革的高調,如何不教人民覺得當局是在“莊孝維”? 

  簡單地説,人民要的是洪仲丘案的具體真相,當局回答的卻是要給你一個長期的改革保證;洪家要的是司法介入調查,不要任由軍檢在那裏自説自話,當局卻推説這得等修法改變體制才行。日復一日的宣示與調查,如果不能把更多真相帶給人民,這危機豈有止血的時刻? 

  我們之所以一再強調“要真相”,因為唯有真相大白,才能確定最終責任的公平處置,而不致使無辜官兵背上“陪榜”、“連坐”之冤;也唯有真相大白,“國防部”才能對症下藥,深入改革弊端。目前軍方提出的報告,經過一修再修,再比對洪家自行調查及相關兵員的爆料,外界已大致可看出整起事件的模糊輪廓。而模糊的部分,有些是軍方未調查透徹,有些是故意對外隱去實情,因而在若干關鍵環節即形成了“馬賽克效應”,讓人們難以參透。臺軍方若要消釋外界疑慮,非得先將這幾個部位的“馬賽克”去除不可。 

  儘管偵辦中的案情無法悉數公開,但臺軍“檢署檢察長”曹金生曾配合民進黨“立委”召開記者會,此案延燒廿多日,臺當局若不公開有説服力的事實,如何杜悠悠眾口?事實上,在司法加入局部偵辦後,已打破了軍方“自説自話”的局面,包括驗屍報告由“意外”改為“他為”,都顯示第三方介入之必要;然而,桃檢所能過問的範圍仍極有限,無法探知更多真相。馬英九親口承諾洪家“管定了”洪案,行事卻自我拘礙,不知大破大立之道,令人遺憾。 

  為今之計,唯有臺軍方去除馬賽克,針對民眾和洪家關注的幾項疑點提出坦誠的説明,才有可能解除人們的疑惑與憤怒。我們也相信,唯有把關鍵事實交代清楚,洪仲丘家人才能放下心中的痛苦和怨恨,人民也才有可能相信“國防部”保證的“軍中改革”不是敷衍之詞。軍方越是隱瞞真相,只會越迫使人民自力辦案,馬當局受創的形象也就越難彌補。 

  必須提醒的是,洪案發展至此,受害者已不止洪仲丘一人,還包括那些無辜受到牽連記過的官兵,包括在外界“獵巫”氛圍下因遭到敵視或貶抑而焦慮不安的軍人,乃至整體臺軍對外士氣和形象的挫折。臺當局若不攤開真相,卻反覆奢言“證據到哪就辦到哪”,都只是空口白話。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