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張文生:為陰謀找出路 勿扼殺本土歌手藝術才華

2013年04月19日 09: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14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凱達格蘭學校發表演講時表示,臺灣媒體熱播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是大陸“入島、入戶、入腦”的“統戰陰謀”。蘇貞昌的言論引起社會輿論的紛紛譴責。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張文生18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以來,在兩岸政策上固步自封,無所作為,已經引起了民進黨內有識之士的不滿。針對兩岸交流的事項,蘇貞昌既不考慮政治的現實,又不考慮民意的觀感,經常表現出顧此失彼狼狽窘態。臺灣某些政治人物真應該給歌手們放條生路,別扼殺了這些歌手的藝術才華。

  全文內容如下: 

  臺灣綠營一些政治人物每天忘不了在各種場合挑起政治對立,包括政黨之間、“統獨”之間、族群之間、階級之間、兩岸之間的對立,其根本目的是希圖從火中取栗,謀取個人的、派系的、政黨的私利。4月14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凱達格蘭學校發表演講時表示,臺灣媒體熱播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是大陸“入島、入戶、入腦”的“統戰陰謀”。蘇貞昌的言論引起社會輿論的紛紛譴責,認為“蘇貞昌的‘統戰恐懼症’顯示,冷戰結束已將近半個世紀,民進黨許多人卻仍然活在冷戰思維中”。

  確實,臺灣綠營一些政治人物曾經口口聲聲表示要面對大陸、要認識大陸、要在互動中了解大陸,但是他們卻情願抱殘守缺,不願意轉變固有的過時的觀念。他們中有些人曾經在臺灣政治發展史上反對“兩蔣”的威權統治,但是他們如今卻忠實地繼承了“兩蔣”遺留的所謂“反共”衣缽。對於兩岸交流,他們總是拿著“匪諜型”放大鏡,尋找其中的意識形態色彩:對兩岸學生交流,他們套上 “佔用臺灣教育資源”的罪名;對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他們指責是“為共諜開路”;對臺商在大陸擔任政協委員等職務,他們也説是“大開統戰之路”……面對兩岸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大趨勢,他們不是順勢而為,卻做了阻礙和對抗兩岸交流的負面角色。

  這些綠營政治人物的言行不僅不符合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勢,也不符合臺灣廣大民眾的真實想法。據臺灣媒體報道,許多臺灣音樂人也對蘇貞昌言論不以為然,他們呼籲“政治人物不要為政治而政治化,幫忙把臺灣娛樂環境做好才是愛臺灣”。著名音樂人黃國倫表示,《我是歌手》走紅不是政治問題,“是現實問題,對岸的軟、硬體的確在崛起,要改變必須在體制上作整體修正,不然臺灣在華人娛樂的優勢上會逐漸消失”。臺灣《中國時報》的民調也顯示,65%臺灣民眾表示蘇貞昌不知所云,不能認同他的説法。臺灣《中國時報》的這份民調民調還顯示,越是年輕,不認同蘇貞昌統戰言論的比較越高。臺灣年青人關注“我是歌手”的節目,絕大多數都把它看作是純粹的歌舞娛樂類節目。近幾年,大陸地方電視臺為了競爭收視率,各出奇招,“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節目深受大陸觀眾的歡迎。在大陸恐怕沒有人會把這些節目與政治挂勾,相反,在臺灣居然被人當成了“統戰工具”。湖南衛視真的要偷笑了:沒想到辛苦創意的娛樂節目,居然還承擔了如此高尚的政治功能。

  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以來,在兩岸政策上固步自封,無所作為,已經引起了民進黨內有識之士的不滿。針對兩岸交流的事項,蘇貞昌既不考慮政治的現實,又不考慮民意的觀感,經常表現出顧此失彼狼狽窘態。不過,可以看到的現實是,臺灣的政治人物整日為了私利勾心鬥角,沒有心思也沒有能力為臺灣社會各界搭建創業發展的平臺,使得臺灣工商界也好,臺灣藝術界也罷,紛紛到大陸尋求發展的舞臺。政治人物無能為力也就算了,自己通過不管能不能當選的參選,收取各界的政治獻金、領取公費選票補貼,賺得盆滿缽滿,卻對兩岸藝人好不容易才有的創意舞臺説三道四,難道要臺灣歌手都回到臺灣去領取有影無影、爭議不斷的“國民年金”休養終老不成?臺灣某些政治人物真應該給歌手們放條生路,別扼殺了這些歌手的藝術才華。(張文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