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優勢將助力臺灣成人民幣新離岸中心

2013年04月19日 09: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灣當局貨幣政策主管機關最新統計,截至4月15日,臺灣地區人民幣存款餘額突破500億元大關。由於市場普遍預估人民幣年內還有一定升值空間,加上島內銀行業者持續以高利率吸收人民幣存款,業者預期臺灣人民幣存款將持續攀升。渣打銀行此前發佈的報告預計,到今年底臺灣有望最多蓄積15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池。統計數據還顯示,2012年兩岸貿易額已近1700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時指出,由於兩岸的貿易額較大,臺灣未來有望繼香港之後,成為又一個離岸人民幣中心。 

  朱磊指出,現在新加坡、倫敦和臺灣都在爭取成為人民幣的第二個離岸中心。臺灣的住優勢除了在於兩岸間龐大的貿易額,還在於臺灣有自己的金融特色,又和大陸有著語言文化方面的一致性和共通性,而稍早前人民幣和台幣之間的直接清算業務的啟動,也可以説是為臺灣爭創人民幣第二離岸中心打下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無獨有偶,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上也提出,臺灣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潛力非常大,兩岸企業可以共用人民幣跨境帶來的紅利。 

  馬蔚華指出,儘管人民幣貨幣清算機制啟動才剛兩月,但臺灣作為人民幣業務的後起之秀正迎頭追趕。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3月27日公佈的最新“人民幣追蹤”報告,臺灣在過去六個月的人民幣支付額增加120%,超越美國及澳大利亞。而渣打銀行2012年底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底,臺灣人民幣存款佔總存款的比重將達5%,最終將擴大到30%—35%。資金跨境流動與財富跨境配置所衍生出來的金融需求,對臺灣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提出了龐大需求。 

  兩岸應怎樣佈局在臺灣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馬蔚華提出,兩岸金融機構可在代理賬戶間進行資金拆借,共同創新金融産品,並加強客戶資訊的共用,人才的交流和互訪。 

  馬蔚華認為,“光是金融機構的合作還不夠。”還要引導臺灣對大陸的出口更多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便利臺商和全球華人把更多的人民幣匯到臺灣;在增進兩岸互信的基礎上,統籌進行跨境金融的“頂層設計”,對跨境金融整體框架和利益分配形成共識;未來甚至考慮在特殊地帶建立一個類似深圳前海的人民幣“出海口”,加快人民幣的流動。(來源:海峽之聲網)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