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盛九元:大陸游客赴臺“健康遊”新商機期待新突破

2012年11月28日 14: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除了日月潭、阿里山,到臺灣旅遊還可有更“美”的玩法。記者從正在舉行的2012北京臺灣名品博覽會上獲悉,今年1至9月,已經有超過8萬名大陸游客赴臺接受微整形等醫療服務。在正在舉行的2012北京臺灣名品博覽會上,由10家臺灣醫療機構組成的健康醫美形象館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排隊體驗。 

  海峽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早在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方面就提出了醫療照護産業的發展方向,並規劃讓臺灣的醫療照護行業成為帶動臺灣高速發展的産業。針對這個目標,臺灣有關部門還提出主要客源是大陸方向。但是由於08年以前,兩岸關係的僵局,使這一規劃只能束之高閣。08年後,隨著兩岸關係的逐步改善。發展醫療照護旅遊再次提上了當局的議事日程。 

  盛九元教授認為,這一方面是由於臺灣在吸引大陸人士方面具有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的方面的天然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基於島內高附加值旅遊資源相對匱乏,無法大量吸引國外高端旅遊客源。臺灣當局提出的有關政策,無疑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兩岸旅遊合作的附加價值。但實際上這不僅有助於兩岸交流提高到更高層次,同時這種健康旅遊的方式,對提升兩岸人民的生活品質也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盛九元教授認為,作為臺灣當局著力推動的旅遊項目,健康旅遊在兩岸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第一,臺灣醫療機構非常希望進入大陸市場,因為大陸市場的規模較大,同時服務的人群、服務的空間、服務水準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空間,這也是臺灣醫療機構看中的最主要的商機。第二,臺資醫院有很獨特的優勢,一是服務規範。例如,在臺灣,要求醫生和每一個病人的問診時間不得低於十五分鐘,要求細心傾聽病人的述説。二是在體檢、醫療美容等方面顯示出比較高的醫療水準,跟國際水準接軌。第三,近年來兩岸間人員互動比較頻繁密切,大陸到臺灣旅遊的總人數超過406萬,而臺灣在大陸的常住人口也達到百萬之眾,所以兩岸間的醫療需求也很旺盛。由此可見,兩岸醫療的合作是大勢所趨,推進速度也是越快越好。 

  隨著赴臺旅遊人士的不斷增多,大陸居民在臺灣旅遊期間的醫療需求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一方面暴露出來兩岸在醫療合作方面制度銜接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同時也讓臺灣業者看到了新的商機。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今年六月在上海創設禾新醫院,成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簽訂後的大陸首家臺商獨資醫院。集團總執行長張煥禎表示,自從大陸開放陸客來臺旅遊觀光,偶而會發生不幸消息。他們已經與臺灣67家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陸客在臺灣接受的醫療,可以先不用付錢,回大陸繼續有上海禾新醫院接手照顧。 

  盛九元教授認為,隨著今後兩岸間的合作力度越來越大,醫療保障的問題能否很好解決。不僅攸關兩岸醫療安全問題,也是兩岸加強交流的一個瓶頸。從這個方面加強合作將是未來兩岸醫療合作的成長空間。兩岸還需加強溝通與合作,更多的從民眾福祉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使兩岸醫療産業的合作得到更快提升。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