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馬祖開賭更為改善民眾生活狀況

2012年07月10日 08: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馬祖日前舉行“博弈公投”,結果顯示支援者多於反對者。“博弈公投”過關,意味著馬祖將成為臺灣第一個“博弈特區”。香港《大公報》9日刊載評論表示,雖然這次投票的主題為“是否贊成在馬祖開賭”,但馬祖居民實際上關心的是當地的基礎建設。因此,與其説是“博弈公投”,不如説是“基建公投”;與其説馬祖多數居民“支援開賭”,不如説是“支援基建”。由此也凸現了馬祖資源長期匱乏的困境和馬祖民眾渴望改善生活的期望。

  全文摘編如下:  

  2009年1月臺當局通過了“離島博弈條款”,同年9月澎湖舉行了臺灣首次“博弈公投”,但由於當地多數居民反對,博弈事宜只能束之高閣。同樣是離島的馬祖舉行“博弈公投”,又為何得以過關?當初臺當局在離島推動博弈業,主要是因為相較于臺灣本島,離島缺乏資源,遂希望借助博弈業為當地帶來商機。在澎湖、金門、馬祖這三大離島當中,馬祖的經濟狀況最為不妙:澎湖有海洋資源館、珊瑚礁等以及被評為世界遺産的玄武岩等景觀吸引遊客前往,且與臺灣本島之間的交通也比較方便;金門雖然離臺灣本島較遠,但有著名的戰備景點以及酒廠的龐大利潤做後盾,當地還有大學,基礎設施比馬祖好;而馬祖多是小山丘,建設偏少,交通相當不便。

  馬祖地方政府多年前就提出交通改善計劃,例如購置“三體快輪”,讓目前臺馬兩地的船運航程從8小時縮短為3小時,卻從未獲得臺北方面的支援;而每年由“中央政府”統籌分配的新台幣2億元離島建設基金,也根本不可能應付動輒新台幣百億的機場更新費用的支出。上月有發展商到馬祖舉行“博弈説明會”,但與會的當地居民討論的焦點卻是機場、大橋、學校等基礎建設,現場儼然“馬祖基建説明會”。可見,馬祖民眾求變的動力和決心相當大,而且當地常住人口不超過六千人,比澎湖的九萬人少得多,遇到的阻力也相對較小。再者,根據島內研擬中的“博弈法”規定,整個賭場設施的樓地面積被限定在觀光度假區整體比例的5%以下,換言之,賭場只佔園區規劃很小的一部分。

  這些年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借助賭業帶動經濟發展的例子不少,例如新加坡和澳門。至於這種模式是否適合臺灣,則是未知之數。據説,臺灣將以“先離島後本島”的模式推動博弈業,如今馬祖將成為首個“賭島”,對臺灣其他有意發展賭業的縣市無疑産生鼓勵效應。澎湖今年9月可再次舉行“博弈公投”,近日高雄市、苗栗縣也有人蠢蠢欲動。俗話説“物以稀為貴”,倘若屆時“遍地開花”,不僅管理困難,也會分散客源,從而未能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此外,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將來博弈度假區內集飲食、購物、娛樂於一體,勢必衝擊區外當地人經營的小店小舖,馬祖民眾宜作好週全準備,不要把開賭當作是萬靈丹。

  馬祖“博弈公投”本身就是一次賭博,雖然多數民眾投下支援票,但對於心目中的“美好藍圖”最終能否實現,誰也不敢保證。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