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民眾應重建中華民族意識

2012年07月09日 07: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疑是近年大陸上最為響亮的口號,而據2009年臺灣媒體的一項調查,近八成的臺灣民眾自認屬於中華民族。但是,日前臺灣大學政治係副教授張佑宗所主持的一項調查顯示,臺灣年輕人對於上述口號“沒有任何感覺”。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對此發表評論指出,這説明瞭過去民進黨8年執政所推動的“去中國化”非常嚴重地影響了臺灣年輕一代的民族意識,使年輕人缺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這其實違背了臺灣“憲法”的規定,也不合乎目前執政的國民黨的理念,並與馬英九的立場相抵觸。 

  文章指出,臺灣的“憲法”第158條明確規定,“教育文化,應發揚國民之民族精神”。因此,縱使李登輝在位時期,也至少在言語上無數次頌揚中華民族。直到陳水扁上臺後,中華民族一詞遂告消失。 

  2008年5月,馬英九于就職演説中重新提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從而再度確立了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今年5月,馬英九又于就職演説中重申此一立場。這不僅合乎“憲法”,也是國民黨的一貫理念。 

  孫中山先生就是近代中國第一位號召“振興中華”的偉大政治人物。目前,國民黨黨章第二條也規定,“為中華民族之整體利益而奮鬥”。那麼國民黨現在既然為臺灣的執政黨,自有責任依循“憲法”條文、黨章規定,與黨主席馬英九的立場,在教育與文化領域裏排除民進黨執政時期“去中國化”的不當影響。 

  兩岸人民共同的民族認同,可謂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起碼的基礎。因為民族認同才能促成兩岸人民和諧相處,進而追求互惠合作、互利雙贏,也才能逐步化解政治分歧,鞏固臺海的和平穩定。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