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空嘴薄舌:蘇貞昌“兩岸交流”心口不一

2012年07月03日 08: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聲稱,他願在“在沒有預設前提”的條件下,以民進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且願意以“前行政院長”身份,在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卸任後訪台時陪同參訪。臺灣《中華日報》3日社論表示,這番話不可能發生作用,其實是空嘴薄舌、心口不一。民進黨領導人如此裝腔作態,無非想對基本教義派有所交代,同時假意向中間選民表示願與大陸改善關係。這種做法無法取得大陸的信任,很難讓民眾心悅誠服,無助於民進黨與大陸互動,徒然顯現蘇貞昌在兩岸關係上不務實也了無新意。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領導人表態願意訪問大陸,早已不是新聞,陳水扁在“總統”任內曾多次聲言“在沒有任何前提、條件下”願意訪問大陸;今年民進黨主席選舉政見會,蘇煥智、吳榮義都有類似説法,蘇貞昌更明白表示,如果他當選黨主席,大陸提出邀請,且不設前提,他願意以適當身份,例如黨主席,前往大陸訪問;蔡英文日前也強調“只要條件成熟,不排除到北京訪問”。 

  “在不預設前提的條件下,願意訪問大陸”,如此之説,無疑是民進黨歷來領導人的“制式”説法,換了領導人必然“復誦如儀”。蘇貞昌舊調重彈,證明他並無意突破民進黨一貫的兩岸路線與立場。 

  惟事實很清楚,大陸方面對於與民進黨人士交流,並不排斥還表示歡迎,最近國臺辦再次強調,“民進黨高層人士可以適當的身份來訪”;但大陸方面也始終認定“民進黨堅持臺獨立場,是阻礙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癥結所在”,從而拉出一項前提,就是要民進黨高層人士在“臺獨”立場給個説法。 

  這對民進黨似乎“強人所難”,因為“臺獨”是民進黨的黨綱和核心價值,盼其放棄“臺獨”立場,毋寧是不可能的任務。民進黨要求大陸不得預設前提,自己卻又預設立場,豈不是自相矛盾? 

  事實上,蘇貞昌就任黨主席以來,雖然不刻意強調“臺獨黨綱”與“正常國家決議文”,但基本上還是秉持“臺灣前途決議文”的立場,其基本思維是“一邊一國”。蘇貞昌固然理解,臺灣必須與大陸交往,民進黨不可能置身事外,也應與大陸積極交往互動,但對於民進黨兩岸政策特別是“臺獨黨綱”,卻不認為有翻修的必要,充其量只要在態度和方法上做些調整。 

  按照蘇貞昌的説法,“主權獨立、民主是臺灣的基本價值,民進黨絕對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他並強調“若承認一個中國,民進黨只是山寨版的國民黨”,可以斷言,他在“獨派”壓力下,不會處理“臺獨黨綱”,也不敢放棄“臺獨”路線,如果期待他在黨主席任內修正“臺獨黨綱”無異緣木求魚。是以蘇貞昌想以民進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自然是癡人説夢。 

  蘇貞昌此時為什麼重彈舊調?説穿了,這只是民進黨領導人一貫的對應態度,亦即先設定大陸不可能接受的條件,再釋放出願與大陸交往的訊息,借此展現自己的開放與理性,而將訪問大陸破局的責任,歸咎於大陸的保守與僵硬。 

  民進黨領導人如此裝腔作態,無非想對基本教義派有所交代,同時假意向中間選民表示願與大陸改善關係。故而,蘇貞昌表態願意訪問大陸,其實是空嘴薄舌、心口不一,這種做法無法取得大陸的信任,也很難讓民眾心悅誠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