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狂打美牛案 民進黨只會落得兩敗俱傷

2012年06月26日 08: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立法院”七月下旬召開的臨時會將處理美牛案,民進黨屆時是否依然大搞焦土戰術?各方關切。臺灣《中華日報》今日刊載社論表示,民進黨“杯葛無罪、抗爭有理”的説法,煞有介事,實則不然。針對美牛案,如果民進黨仍要在“立法院”臨時會霸佔主席臺,癱瘓議事,即使盤據了戰場卻贏不了戰爭,徒使民進黨與國民黨兩敗俱傷。 

  全文摘編如下:

  臺“立法院”七月下旬召開的臨時會將處理美牛案,民進黨屆時是否依然大搞焦土戰術?各方關切。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認為,民進黨如果繼續癱瘓“國會”,將直如“七傷拳”,傷了國民黨也傷害自己。這番話一針見血,民進黨能否聽得進去?唯有三知——天知、地知、民進黨知。

  臺灣消費者大啖美國牛肉已有多年曆史,最近在民進黨與若干民間團體鼓噪下,美牛儼然成為“毒牛”,吃了殘留瘦肉精的美國牛肉,仿佛就會致命。民調顯示,六成多的民眾反對美牛進口,民進黨因此認為在“國會”發動焦土戰術癱瘓議事,就是“為人民健康把關”。好一副“出師有名”的樣子。

  民進黨“杯葛無罪、抗爭有理”的説法,煞有介事,實則不然。民進黨必須解釋,何以執政與在野時對美國牛肉雙重標準?2003年,美國允許在動物飼料添加瘦肉精,當時臺“衛生署”並未制訂安全容許量;2006年,民進黨公告瘦肉精為禁藥,但不是針對美牛,想借此凸顯臺灣食品衛生安全優於對岸。

  荒謬的是,“衛生署”曾在2007年行文“經濟部”商品檢驗局,要求針對瘦肉精“驗豬不驗牛”。其後幾年,10萬噸以上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已經吃進臺灣民眾的肚子。直到2011年,“衛生署”食品藥物管制局驗出美牛含瘦肉精後,才禁止美牛進口。證明民進黨執政時期,一方面將瘦肉精列為禁藥,一方面卻又私下放行,讓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大量進口。

  瘦肉精毒性如果真像民進黨現在宣稱的那麼危險,當時民進黨豈不是“間接殺人”?難道時在民進黨擔任要職的蘇貞昌及蔡英文等人不必負責嗎?相反的,如果當時民進黨認為瘦肉精可以容許,為甚麼現在誓死反對,如此自相矛盾,豈不是以現在的民進黨否定過去的民進黨?

  尤有甚者,2007年,民進黨即已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臺灣即將公告瘦肉精容許量,因後來陳水扁“過境”安排不理想,才借“國會”反對順勢翻案,顯見民進黨當時在意的,不是民眾的健康而是陳水扁的“過境”風光。如今民進黨堅持瘦肉精零檢出,毫無正當性與合理性,民進黨遲早自食惡果。

  做為在野黨,民進黨固然要為政策把關,但必須事有故然、理有該當,絕對沒有夾纏不清、蠻幹硬衝的理由。針對美牛案,如果民進黨仍要在“立法院”臨時會霸佔主席臺,癱瘓議事,即使盤據了戰場卻贏不了戰爭,徒使民進黨與國民黨兩敗俱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