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李華球:民進黨前進和突破的障礙——“臺獨”

2012年05月11日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五位黨主席候選人,在第二輪辯論當中,均提出對兩岸議題的相關論點。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李華球今日在香港中評社刊載專論文章指出,“臺獨堅持”其實就是民進黨前進和突破的障礙。但要民進黨走過這“一哩路”,似乎很難,然而,民進黨如果不願意踏過這個鴻溝,即使近在眼前,亦將遙遠矣!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最近正在舉行黨主席選前辯論,許信良等五位候選人,在第二輪辯論當中,均提出對兩岸議題的相關論點。許信良在兩岸議題拋出“渡河論”,許指出,“兩岸關係”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但卻是“一哩寬的大河”,並非輕鬆好走,“渡河應準備過河工具,不管造橋、渡船或搭竹筏都好,就是不要衝、衝、衝,衝到大河中。” 

  許信良所謂:“兩岸關係”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但卻是“一哩寬的大河”,這句話的意思,亦正是民進黨在兩岸問題的障礙所在。民進黨若不能突破這個“大河障礙”,她的兩岸關係將無法跨越“自捆鴻溝”,則民進黨想要再嘗執政機會,將是困難重重。 

  民進黨的“大河障礙”,説穿了就是“臺獨堅持”。“臺獨”是民進黨一直據以不放的堅持和神主牌,蔡英文和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確實較已往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少提“臺獨”字眼,但蔡英文的政治終極堅持,仍不脫“臺獨”的痕跡。 

  正因為蔡英文在兩岸主張的“隱性臺獨思想”和挾帶“臺獨意識”的所謂“臺灣共識”,依然包藏著對“臺獨”的不可放棄,終致使一部分選民,無法認同和信任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能夠改善或保有穩定的兩岸關係。因而選擇了馬英九,並期待馬能夠穩住兩岸關係,在穩定當中維持現狀,確保臺灣的安全和發展。 

  民進黨在蔡英文的敗選檢討報告中,雖也指出兩岸關係是蔡英文敗選的原因之一,但卻不敢正面指出其實是敗選的關鍵原因之重。這就是民進黨不敢、不願、不能、不肯深切檢討,蔡英文包藏“臺獨意識”的“臺灣共識”的兩岸政策,使得“知識選民”和“經濟選民”,選擇了穩定漸康的兩岸關係和有期待的“有創新機會”的兩岸關係。 

  民進黨不是不知道“穩健”和“創機”的兩岸關係,是較多臺灣民眾的選項,亦是選舉獲勝的重要因素。但是民進黨其實是對自己信心不夠,不敢也不能放棄這條“臺獨纜繩”,深怕失去這條纜繩,將會失去死忠的群眾,亦將失去勝選的機會。 

  民進黨死守城池和錯估情勢的結果,使得兩岸關係的選舉要素,真正在2012“總統”選舉中發酵,終而再嘗敗績。事到如今,許信良的“兩岸關係”是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但卻是“一哩寬的大河”,不就是在呼籲和暗示民進黨是否應該調整黨內路線,是否還要再堅持永不思變的“臺獨堅持”嗎? 

  綜觀民進黨提出的蔡英文敗選檢討報告和許信良的“渡河論”呼籲,不難發現,“臺獨堅持”其實就是民進黨前進和突破的障礙。但要民進黨走過這一哩路,似乎很難,然而,民進黨如果不願意踏過這個鴻溝,即使近在眼前,亦將遙遠矣!(李華球,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