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呼籲加速兩岸金融開放與合作

2012年04月18日 14: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18日發表社評文章説,兩岸銀行互設分行與辦事處迄今已屆滿一年,但卻遲遲未見臺資銀行在大陸分行能依ECFA規定,操作臺商的人民幣業務,陸資銀行在臺辦事處雖已獲准成立分行,但對於操作台幣業務的範圍,臺當局金融主管機關卻遲未公佈。期望兩岸能加速金融開放與合作,並且儘快簽署貨幣清算協議,為兩岸金融服務業注入源頭活水。 

  社評説,兩岸銀行業的相互準入、籌設分行,是兩岸金融服務業交流合作的里程碑,也可為兩岸經貿合作提供更便捷、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尤其在雙方簽署《金融合作協議》與ECFA後,已經為兩岸金融合作開啟歷史新頁。 

  目前大陸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已經在一年多前獲准赴臺設立代表處,並於今年初獲准成立分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也已獲准設立代表處。至於臺灣的銀行在大陸設立分行的情況,目前土銀、合庫、彰銀、一銀等4家銀行,已獲得大陸批准設立分行並已屆滿一年,8家臺資銀行獲准在大陸設立辦事處。 

  社評指出,根據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的相關規定,臺灣的銀行在大陸設立分行開業1年以上,且提出申請前1年盈利,可申請經營在大陸的臺資企業人民幣業務:這表示今年臺灣的銀行就有資格經營大陸臺商的人民幣業務。然而,目前兩岸都有銀行獲准在對方成立分行,且有資格經營對方貨幣的相關業務,但雙方主管機關對於分行的業務範圍,卻遲遲未公佈,未來希望兩岸主管機關能儘速公佈,讓對方銀行能操作當地貨幣。 

  至於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協議之相關事宜,根據今年4月11日國臺辦發言人表示,支援推動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希望雙方儘早溝通,儘早取得成果。 

  社評希望兩岸能儘速完成貨幣清算協議的簽署工作,使兩岸金融合作能更加順利進行。目前臺灣已開放在臺銀行辦理兌換人民幣業務,大陸也在福建地區試辦兌換台幣的相關業務。 

  目前兩岸針對人民幣或台幣現鈔的拋補,臺灣方面是由臺灣銀行、兆豐銀行香港分行與大陸中國銀行(香港)簽署協議進行,大陸中國銀行(香港)根據協議,自2010年10月26日起直接向臺灣金融機構提供全新且價格優惠的人民幣現鈔。 

  社評説,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協議後,雙方銀行即可在各自“中央銀行”的准許下,開辦人民幣存放款與匯款等相關業務,屆時銀行為企業除提供美元、歐元等外匯服務外,還可以選擇人民幣服務,進行存放款與匯款,屆時兩岸企業可用人民幣或台幣結算貿易金額,降低兩岸兌換貨幣的風險,並且可以節省兌換成本。 

  社評期待兩岸能儘速協商,儘早簽署貨幣清算協議,降低兩岸金融往來的風險與成本,為兩岸經貿往來開創更便利的大環境。 

  社評最後説,當前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大陸是臺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一大對外投資地區、第一大旅遊地區,在兩岸關係如此密切下,兩岸實有必要簽署貨幣清算協議,加速兩岸金融開放與合作,為兩岸經貿往來與人民福祉,開創更美好的明天,期待兩岸金融主管機關能儘速完成。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