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選舉的“小英魔咒”與“三線路”

2012年04月16日 07: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選舉登記結束,共有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前臺南縣長蘇煥智、前“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前“立委”蔡同榮5人完成登記,將於5月27日投票。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5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民進黨有效黨員數將近16萬3千人,投票率如果以五成計,則將開出8萬多票,想要勝選,至少要拿下4萬餘票,才有機會。5個候選人路線南轅北轍,放話攻擊硝煙四起。是否引爆這個最大在野黨的嚴重分崎,不僅是各界觀察的焦點,更受到綠營群眾的高度關切。 

  文章分析説,“獨派”推出的吳榮義是學者出身,和公媽派蔡同榮兩人互爭深綠大旗;最早表態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拿他在任內的政績口碑,表態“當選後專任黨主席”,盼取得最大的公約數支援。但他雖強調建構民進黨內團結的平臺,並讓2014及2016的潛在候選人都有公平競爭的舞臺,卻高呼“中生代領航、跨世代合作”,先把老輩排除“領航”舞臺,又要他們跨世代合作,恐難如願。 

  擺在眼前一例就可看出世代衝突。許信良高舉“支援蔡英文再戰2016”政見,主張大膽西進大陸,就招到蘇煥智批評提早引爆黨內矛盾,發佈新聞稿痛斥許信良“反陷小英于不義”。 

  蘇貞昌閃避這個議題,不溫不火表示,民進黨是民主進步開放的黨,多元聲音很正常,選舉就是要聽大家的聲音,擔任黨主席就是要整合大家的意見,甚至於整合社會各方的力量。 

  並非候選人、卻捲入選戰的蔡英文,雖然在今年初的“總統大選”中敗陣,仍被外界視為綠營再戰2016年的熱門人物,不由自主捲入這場黨主席選戰,成為各陣營攻防的著力點,得失利弊,綠營人士見仁見智。 

  但確定的是小英魔咒,已經模糊了黨主席選舉的真正焦點,讓黨主席選舉陷入代理人戰爭,激化民進黨在世代之爭、派系之爭外,陷入三線路何去何從的困境,對於民進黨的社會形象與未來發展都有深遠影響。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