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三個人的獨裁 島內“立院”鬧劇的分析

2012年03月08日 10: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臺灣“立委”選舉結束,臺聯黨及親民黨都跨過了百分之五的門檻,得以在“立法院”成立黨團。當時即有人預測,未來的臺灣“立法院”只要臺聯黨團三個人就可以阻擋整個議事的運作。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日發表社評説,現在預言變成了事實。日前臺聯黨三位“立委”霸佔發言臺,就癱瘓“立法院”的運作,導致太當局“立法委員”與“行政院長”陳衝無法進行總質詢。 

  社評認為,臺聯黨團是把社會抗爭帶到了“立法院”,無異於把臺灣的民主又往回倒推,難怪“立法院長”王金平要斥之為無理。社評認為,一個成熟的民主政治運作,“立法院”應與社會運動各有其不同的角色。社會運動的功能在為各種不同團體的利益發聲,政黨的作用則是在匯聚這些不同的聲音,並且透過行政與“立法”的運作來溝通,並形成政策。 

  社評説,“立法院”是一個政策辯論的理性場域,也可以説是一個溝通的場域。以今天複雜的環境來看,任何的政策都牽涉到整體利益的多個面向,更必須要理性的辯論才能説明臺當局決策的理由,也才能彰顯在野黨反對的道理。如果只是藉由霸佔發言臺的方式來癱瘓議事,不僅讓問題愈來愈模糊,也不利於機構的運作。 

  關於美國牛肉進口議題,不只是食品安全單一面向的議題而已,它還牽涉到臺灣和美國一些經濟協議的協商簽署。無可諱言地,美國對於臺灣處理美牛進口的方式已感到相當不耐。。 

  島內在野黨可以只從單一面向來看美牛進口問題,但執政的國民黨就必須要面面俱到。臺當局行政部門提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原則,在野黨可以反對,但應該理性辯論,而不是拒絕溝通。社評同時也要提醒臺當局,除了和在野黨溝通外,更要和民眾溝通,和社會團體溝通。更重要的是,這十六字只是文字性的原則,能否貫徹還是要看行政的能力,這才是人民對當局信心的關鍵。如果失去了信心,不要説十六字原則,就是百字原則也沒有用。現在臺當局已經承擔不起再一次的行政疏失了,千萬不能輕忽大意,尤其是強制標示,可以説是最嚴苛的挑戰,只許成功,不許疏漏。 

  社評説,臺聯黨三個人霸佔發言臺,影響議事的運作,不也是一種獨裁的展現嗎!我們期許臺聯黨民意代表,要展現的是議事的能力,而不是霸佔發言臺的能力。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