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Makiyo酒後鬧事 藝人言行再推風口浪尖

2012年02月06日 10: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籍藝人Makiyo男友將林姓計程車司機打成重傷,引發臺灣民眾撻伐。她在臺灣《GQ》雜誌作專訪的一段話就被臺灣網友搜了出來,內容是她自己説曾在深夜搭計程車,司機因找不開她的千元大鈔而大罵她,還承認曾動手打過計程車司機,還説自己是“載客黑名單”中的一員、“晚上最好不要載到我”,這些話現在看來相當諷刺。臺灣《聯合報》今日刊載署名王玉佩的文章,評析藝人的不當言行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全文摘編如下:

  臺藝人言行又成社會議論焦點。 

  同一天,有一個藝人因模倣賈伯斯成為國際媒體“公敵”,而躍上報紙頭條新聞;另一個則是酒後搭乘計程車日籍友人將司機打成重傷,上了報紙三版頭題。 

  模倣賈伯斯的阿Ken,或許是無心之過,只求從創意表現廣告的內涵,但如果能夠稍從人情義理思考,想必就不可能接這個廣告了。畢竟,賈伯斯過世不久,基於對這位科技天才以及家屬的尊重,絕對不該以其做為模倣的對象,否則非僅是褻瀆,更是對人性的踐踏。 

  酒後鬧事的Makiyo,則可能是自恃明星光環,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也可能是喝太多神智不清,所以友人與計程車司機發生衝突,完全未加勸阻,這是演藝人員自貶形象,徒增社會反感。 

  其實,無論是代錯言的阿Ken,或是酒後失行的Makiyo,都是因為無知。 

  若不是無知,阿ken不可能僅考慮代言廣告的利益收入,罔顧人情世故,更忘了“人死為大”的基本禮俗,網友炮轟廣告“品味很差”乃至“厚顏無恥”的批評,反映了東西方都有一個共同標準,那就是不能肆意開死人玩笑。 

  若不是無知,Makiyo也不可能經常酒後失言失行,因為藝人首重社會形象,當藝人言行踰越規矩,社會形象破毀,演藝事業也將遭受阻礙。或許是社會大眾過於寬容,致而曾有不良紀錄的Makiyo,總是依然故我,不知自製。 

  只知追求商業利益是無知,酒後胡來也是無知,而這一切無非都是來自品德問題。品德使人知道取所當取,也讓人知道為所當為。 

  為善是造福人群,為惡則是危害社會,藝人是很多社會大眾的偶像,為惡或為善對社會的影響是很大的,能不謹言慎行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