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富邦和宇昌:愈揭愈清v.s越描越黑

2011年12月26日 10:1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位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一個被涉及“富邦案”,一個被揭露“宇昌案”。美國《世界日報》24日社論刊載社論指出,就媒體及藍綠陣營爆料的各種資訊檢驗,富邦案可謂愈揭愈清,宇昌案則有愈揭愈黑的可能。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日前以宇昌案攻防鬧得太大,形象大傷,反轉過來重新檢視馬英九前此涉及官非的富邦案,既有政治獻金又有魚翅宴,爭議不斷。民進黨或視此為“圍魏救趙”的策略轉移,但論實質,根本是禁不起檢驗的障眼法。就媒體及藍綠陣營爆料的各種資訊檢驗,富邦案可謂愈揭愈清,宇昌案則有愈揭愈黑的可能。 

  講得更清楚些,宇昌案是一新案,富邦案是十年前即已偵結的舊案。宇昌案迄今説不清楚是否還有黑幕,且蔡英文從頭至尾都扮演催生的角色,難謂其中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但富邦案早就清清白白地在偵查階段即宣告結案,意指原無其事。根本就是黑白分明的兩件案子。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蔡英文非僅陷於被動而已。 

  就社會記憶言,富邦案發生在十年前,扁當局豈能輕饒,裏裏外外早就搜遍了,就是找不到馬英九涉案的問題,嚴格説,所謂富邦案自始即未能成案,就馬英九言這是官非,且受富邦拖累。宇昌案則大不同,蔡英文從“立法”始,到出任具有尋租利益的董事長,非僅以法律人涉入旋轉門的是非,更以法匠欲為個人及家族圖利脫身。 

  講得更清楚點,任何一位具有現代法律修養的民眾,都深知所謂法律人的基本素養就在是否尊重法的精神,身為法律教學和具有公職身分者,更不能回避法的精神,而非僅以是否違法設辭。法匠則近乎訟棍,即以脫法和玩法為能事,以律師言,就是為客戶和自身利益辯護,並不問其間是非善惡。蔡英文是否為法律人抑或不過是法匠,這就是一個判準。 

  再者,蔡英文主動草擬生技新藥産業發展條例草案,排除旋轉門條款,事後竟然以此獲利,這要較陳水扁以權謀私的情況更要高明多多,陳水扁涉案,只要證據確鑿,即難逃法網;但蔡英文似有前車之鑒,乃至有先見之明的預感,可謂自始即涉嫌“以法謀私”,以“立法”的辦法讓個人得以先期脫法,大有縱有證據又奈我何的況味,陳水扁在獄中或也不能不佩服長江後浪推前浪,發出青出於藍的感慨。 

  宇昌案若非遭人揭發,誰又知道以“清新”自許的高級知識分子從政,竟然會對同一案件演出雙重標準和一人分飾二角的戲碼。即以法律人主動參與“立法”,又以高明的法匠依法套利,且取得絕對可以“豐厚”來形容的利得。要説蔡英文是兩面人,即一面是法律人,一面為法匠,或更傳神。若真能以此獲選領導人,並寄望蔡英文能帶領臺灣而無隕越,大概也只能祈福于蒼天。 

  就在沸沸颺颺的熱點上,“檢察總長”黃世銘日前站出來澄清,即在他任內沒有不敢辦的案件,偵辦富邦案、宇昌案都是主動偵辦。以富邦政治獻金案為例,從9月間見報即開始偵辦,這就是辦馬英九。至於富邦舊案也敘明在扁執政時代早已二度偵結;宇昌案進度僅及于調卷,尚未約談,距起訴與否還有一段距離。若有人以“政治追殺”形容,此指蔡英文,可謂言過其實。 

  從黃世銘的談話中可以確認,偵辦宇昌案的進度不可能在“大選”前就看出端倪,更不可能會有偵辦結果。如果宇昌案是清白的,綠營應要求早早偵結;反之,愈拖愈有利選情。蔡英文以“政治追殺”形容藍營揭弊,並未要求檢調單位在選前即辦出結果,多少也透露出蔡英文的某種心情。 

  臨近“大選”,宇昌案和富邦案已註定將交由選民評斷。其間固然黑白分明,但選民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分辨,這就是民主的考驗,不但考驗選民的判斷力和熱情,也在考驗臺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