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航空運營新商業模式——國際聯盟

2011年11月03日 16: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近日加入天合聯盟,臺灣長榮航空也正在考慮加入聯盟。臺灣《新生報》1日刊載社論指出,加入航空聯盟這是新的商業模式,可以降低營運成本,與國際接軌,方便旅客。航空是一高度精緻的服務事業,必須深度考量旅客的利益,才能擴展航空市場,這也是航空公司正確經營之道。

  全文摘編如下: 

  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加入天合聯盟(SkyteamAl-liance),這個聯盟在2000年成立,有15家航空公司會員,其航班涵蓋926個國際機場,年旅客量達5億人次,對乘客而言,可以在其會員航空公司購票劃位搭乘盟友航空公司抵達926個機場,一則旅客可享受盟友優惠,一則旅客可以一次劃位,不須在陌生國際機場重新劃位、托運作李,只要一次登機手續,減少旅客手續困擾,尤其對語言不足的旅客更加方便,有助於島內旅客海外旅遊觀光,同樣也會吸引更多國際旅客赴臺觀光,增加很多觀光商機。 

  全球還有其他兩大聯盟,其一是星空聯盟(StarAlliance),在1997年成立,有27家盟友航空公司,其航班涵蓋1172國際機場,年旅客量逾6億人次;其二是寰宇一家(OneworldAlliance),有12家盟友航空公司,其航班涵蓋900個國際機場,年旅客量3.4億人次,這三個航空聯盟會繼續發燒擴展開,這是航空公司新的商業模式,因此,臺灣長榮航空正在考慮加入聯盟,藉以降低營運成本,與國際接軌,方便旅客,航空是一高度精緻的服務事業,必須深度考量旅客的利益,才能擴展航空市場,這也是航空公司正確經營之道。 

  臺灣地區的航空公司加入聯盟,一方面航空公司要充分準備,提升其服務品質,與聯盟會員國際水準服務品質接軌,服務親切與服務效率要到位,真正做到“以客為尊”的境界,換言之,這些航空公司必須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精進服務內涵,在聯盟中成為領先者,創造成永續經營的效果。 

  當然,華航加入天合聯盟,也會間接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臺灣會在近千個國際機場間不斷傳遞擴散,觀光部門、工業部門、農務部門應透過與華航合作,將臺灣觀光美景、工業産品與農産品,借著這樣聯盟管道行銷全球,使全球觀光客看到臺灣的美與好,達到異業聯盟的效果。 

  為因應華航服務國際化,需要國際語言空服人員,觀光相關産業如觀光景點的解説員、百貨公司櫃員,銀行外匯行員,旅行社導遊人員,遊覽車服務人員、各種公共運輸如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臺北捷運、高雄捷運服務人員、尤其服務台人員,均須有國際語言能力,對現職人員可能要由其服務機構或公司加強在職訓練,面對這種趨勢,教育部門應對各級學校要求加強國際語言教學,尤其是英語,語言教學,形成全民運動,換言之,讓臺灣成為觀光友善的地區,像香港、新加坡就被公認是華人社會中觀光最友善的環境,值得借鏡。 

  臺灣在航空城與觀光博奕兩項計劃,要積極貫徹執行,航空城可帶動觀光産業如美容醫學、生物科技、會展、購物、運動等發展,讓航空旅客在桃園國際航空城享受多元的樂趣,國際機場發展航空城是世界潮流,臺灣推動桃園航空城只聽樓梯聲,卻看不到具體成果。另外博奕可帶給來臺觀光享受國際水準娛樂、飲食、歌舞表演、賭博等快樂時光,新加坡與澳門做得很成功,吸引大量觀光客,創造鉅額外匯效益。這也是當局配合華航新商業模式可思考的作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