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口不擇言 永遠只會“抹紅抹黑”

2011年09月26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全代會日前移師臺中,蔡英文除了以“出賣”臺灣人民的嚴厲字眼炮轟馬當局,還抨擊“完全執政、完全失敗”,並把大陸的崛起視為臺灣民主的最大威脅。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如此不符事實的指控,非但突顯蔡英文看似理性、實則偏執的人格特質,更證明民進黨至今毫無長進,仍然以“抹紅”的手段抹黑國民黨。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在2008年“大選”之前,大肆散播如果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一定會出賣臺灣,導致“查某找無尪,查甫找無工,做兵要去黑龍江”;去年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之前,民進黨又同樣痛斥ECFA會出賣臺灣、矮化“主權”、犧牲弱勢者及農工階級、造成大量産業出走潮,使臺灣失業更嚴重。 

  民進黨這些説法,在親綠媒體和地下電臺的密集傳播之下,不只使得綠營選民深信不疑,甚至連不明究理的中間選民也受到一些影響;但三年多下來,事實證明這些指控純粹是一派胡言,不只沒有任何證據,而且往往和事實恰好相反。舉例來説,這三年來兩岸簽署15項協議,內容包括經濟、租稅、觀光、醫療合作、農漁合作、司法等範圍,試問有哪一項犧牲主權?又有哪一項出賣臺灣人民?蔡英文總應該舉出一些證據。 

  再以民進黨一直強調的農業為例,ECFA簽訂之後,農産品銷往大陸稅率大為減少,今年前6個月,石斑魚銷大陸成長5.84倍;秋刀魚成長7倍;一至7月整個農産品銷往大陸成長2.6倍,而且沒有多開放一項大陸農産品進口,試問,對臺灣的農民究竟是有利?還是不利? 

  令人痛心的是,一向以理性自詡的蔡英文,不斷聲稱自己要打一場“不一樣的選戰”,但檢驗她的言行,跟傳統的民進黨政客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對於國民黨只會用不負責任的指控、“抹紅”或“抹黑”,而不能客觀檢驗國民黨的政策。 

  像是蔡英文經常罵馬英九“無能”,如今又指責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失敗”。真有民進黨形容的那麼差嗎?以失業率為例,由於金融海嘯的影響,全球經濟衰退,以出口為經濟成長主力的臺灣,自難倖免,失業率一度飆高也是事實;不過,馬英九上任3年多來,創造25萬個工作機會,失業人數新增6萬;而陳水扁8年來只創造5萬個工作機會,失業人數新增22萬,能説馬英九“無能”? 

  再拿米酒來看,當年飆到新180元(新台幣,下同)一瓶,民進黨執政時期,不敢跟歐美交涉,米酒價格始終居高不下;但馬英九上任後,積極與海外協調,硬是變“不可能為可能”,將米酒價格一瓶降為25元。另外,像詐騙案,當年幾乎無人不受其害,民進黨執政時期最多一年有4萬多件,金額高達180余億元,但民進黨一直拿不出有效辦法,只是讓犯罪集團在兩岸之間流竄。馬英九上任後,透過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去年已降至2萬多件,詐騙金額也降為60多億元,雖然還不能使人完全滿意,但是這些民進黨做不到的事,國民黨都做到了,試問哪個政黨“無能”?還用爭辯嗎? 

  總之,蔡英文口不擇言,不只證明她沒有臺灣地區領導人應有的格局與高度,更顯示她的理性、冷靜、溫和,其實都只不過是假面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