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蘇貞昌蔡英文賽局未必是零和

2011年03月23日 10:27: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才剛要啟動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初選登記,最積極表態的呂秀蓮卻出人意表地宣佈退出黨內初選,接下來,民進黨正式進入蘇貞昌、蔡英文兩強相爭的關鍵時刻。臺灣《中國時報》23日發表社論認為,可以説,蔡蘇之爭必然激烈,但他們玩的卻未必是零和賽局,民進黨如果將初選勝負與權力佈局密切掛鉤,反而有可能成為贏家。

  社論摘錄如下:

  理論上,任何公職選舉都是零和遊戲,尤其是“贏者全拿”的“總統大位”,經常讓競爭者找不到轉圜空間。就以這次民進黨初選而言,該黨大老雖然期待蘇蔡能夠整合,不要走到初選那一步,但是對蘇貞昌而言,這次坐失機會,下次大選他已近70高齡,像這樣“人生最後一次機會”的賽局,蘇貞昌的時間迫切感不言可喻,當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

  相對的,蔡英文年齡較輕,部分民進黨人士的認知是,趕不上2012,還有2016;可以説,蔡英文的優勢也是劣勢,她若在這種情勢下被迫進入黨內協商,可能就要面臨“讓賢”或搭檔的壓力。現在她率先宣佈參選,就擺脫了這種被動“被”協商的命運。

  無論就行政歷練、人格特質、還是群眾魅力,蔡蘇各擅勝場,兩人的民調支援度更是難分難捨。然則,蔡英文為何會有非戰不可的信心?因為,經過這3年來黨主席歷練,十幾次大大小小的選舉操盤,選舉勝負還在其次,重要的是,她在選舉過程中合縱連橫、與黨內大老及各派系都建立結盟關係,更巧妙地和各派系保持等距的友善關係。這是蔡英文與蘇貞昌相較起來最大的優勢,如果她有能力整合帶領臺灣最大在野黨,在重新邁向執政的路途上,為何她是必須讓路的人?

  可以説,蔡蘇終須一戰,在民調上分出高下,但蘇蔡之爭卻未必會如部分民進黨人士所擔憂的,走到零和對立、兩敗俱傷的地步。民進黨人士憂慮重蹈2008年謝蘇之爭覆轍,但是當時陳水扁家身陷弊案,民進黨執政敗象已露,黨內人士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攻詰、爭權奪利,在某種程度上是末代王朝的氣氛。

  相反的,民進黨上次的大敗,卻反而提供未來大選不少權力想像空間。例如,黨內“立委”初選結果尚未揭曉,就已出現“國會要過半”的呼聲,目前113席“立委”中,民進黨只有27席,“國會”過半就形同還有30席的成長空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