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西洋情人節。西方情人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鮮花,表達愛意或友好,隨著基督教的傳播,情人節流傳到全世界。臺灣《中華日報》發表每日談指出,現在情人節活動,已從過去“純純的愛”,變得充滿商業氣息。愛情多麼美好,必須像醇酒慢慢精釀,怎能像快餐囫圇吞咽?
全文摘編如下:
昨天是西洋情人節,適為臺北花博開幕一百天,在主辦單位安排下,一百對情侶在花海中擁吻,表達濃情蜜意。但在情侶互贈玫瑰花、巧克力,或共享燭光晚餐時,有些單身者卻對這個節日很有意見。
情人節又名聖瓦倫丁節,是西方傳統節日之一,前身是古羅馬的牧神節,當時未婚男女在這天互相示愛。據說羅馬皇帝為了徵兵,不準年輕人結婚,聖瓦倫丁主教仍為年輕男女主持婚禮,因而被殺害,殉教日就是二月十四日。
西方情人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鮮花,表達愛意或友好,隨著基督教的傳播,情人節流傳到全世界。日本女性在情人節,會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男性在一個月後的“白色情人節”回贈禮物,以表達衷腸。華人則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
現在情人節活動,已從過去“純純的愛”,變得充滿商業氣息。玫瑰花貴得離譜,燭光晚餐一位難求,甚至連汽車旅館都客滿。臺中一家烘焙業者還應顧客要求,推出“性愛蛋糕”,讓人看了臉紅心跳,引來消費者投訴。
為了反制情人節被過度炒作,有網友發出不滿之聲,甚至揚言發起“搶攻電影院單號座”活動,不讓情侶坐在一起看電影,雖然搞笑成分居多,但情人節過于商業化的現象,確實值得省思。
熾烈的愛情像高空的煙火,炫目亮麗卻很短暫;平凡的戀情如夜幕下的燈火,溫馨真實而能持久。愛情多麼美好,必須像醇酒慢慢精釀,怎能像快餐囫圇吞咽?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