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選舉惡質化 臺灣民主屢創新低標令人憂心

2010年12月03日 10:07: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近幾年來,臺灣選舉的惡質化,陳水扁集團是始作俑者,綠營上下則為虎作倀,才致使臺灣民主屢創新低標,令人憂心。

  文章摘錄如下:

  民主是種庸俗的制度,大家都知道、也是政治學上的ABC。金權、黨閥、煽情、嘩眾,在在難免,也隨處洩露著政客們的私心或盲點。所以講得好聽,民主是容許價值的多元化,讓各吹各的調;講得難聽,就是承認人性生而有黑暗面,只求在法律、程式容許的範圍內,來爭取選民的支援,不必避諱低俗的説法或作法。相對底,過去封建時代“以聖望人”、“風行草偃”的道德政治觀,自然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然而,臺灣民主的病入膏肓,是在於價值“多元化”的同時,人們還不時忍受著價值的“相對化”。多元化,讓各吹各的調,至少某些“普世價值”,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猶存在於社會共識的底線之間。相對化,則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各秉教條,毫無交集;下流所至,道德政治的民主高標,既俟河清;反而透過選戰的催化,此間政治,屢創民主新低標,將來伊于胡底,令人憂心。

  君不見,近幾年來,臺灣選舉的惡質化,陳水扁集團是始作俑者,綠營上下則為虎作倀。從偽造錄音帶、散播假光碟,到槍擊劃肚皮、“淫蟲”得高票,招數越走越下流,言詞也越放越沒品。而今連勝文飛來橫禍、生死俄頃,為虎作倀、始作俑者,幸災樂禍的有之、信口開河的有之、選後操作的有之,更多的卻是想要魚目混珠,把藍、綠都涂成烏鴉一般黑。

  所以選後兩天,綠營上下開始放言無憚,公開質疑槍擊案。揣其用意之一,無非是要把這顆子彈,跟當年的兩顆子彈,扯成同一回事。如果這顆子彈是真,那當年的阿扁就不會假;如果你們要説那兩顆子彈是假,那這回子彈也不會真。於是綠營喉舌,胡天胡地,拼湊兩案的相似處,説穿了也就“魚目混珠”那一招。只是選舉過了還找碴,態度毫無悲憫心,這比選前耍老千、出奧步,更令識者心寒,説這是臺灣民主新低標,該也不為過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