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島內民眾養老需要500萬 少子化衝擊養老金

2010年09月29日 17:09:00  來源:《世界新聞報》
字號:    

  在多數臺灣民眾看來,退休後生活簡單、開銷減少,每個月大概1 萬元(新台幣,下同,4 元新台幣約合1 元人民幣)的生活費就夠了。從60 歲退休活到80 歲估算,養老金大概只需準備300 萬元已經足夠。但根據島內最新數據顯示,受少子化以及薪資減少、醫療開支增大等因素影響,老百姓想安享晚年最少準備500 萬元。

  少子化衝擊養老金

  臺當局“主計處”兩年前曾對臺灣45 歲以上的中年人及老年人進行了“ 居住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5 歲以上的老人中約56.94%的人“與晚輩同住”,與配偶同住者的比率僅佔 27.45%。臺灣的退休族為何喜歡跟晚輩同住?調查表明,主要原因是這樣既生活上有照應,又能減輕退休後的經濟負擔,例如生病時的看護費、水電支出、房租、伙食費等,都有晚輩分擔。甚至部分晚輩還會每月給奉養金,即使老人養老金不夠用,也還有後援。

  但8台當局“經建會”的調查顯示,島內今年總生育率將首度跌破1 人,降至0.94 人,創下歷年新低、全球最低雙項紀錄。更糟糕的是,再過13 年即到2023,臺灣人口甚至會出現負增長。在這種少子化的趨勢下,未來子女恐怕無法繼續在父母退休生活中扮演最主要的經濟支柱。

  醫療開支不容小覷

  臺“主計處”的另一項統計顯示,不論是一年總所得的 “實質平均薪資”,還是每月所得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島內均呈現倒退現象。2009 年臺民眾平均月薪為4.69 萬元,比 2008 年同期減少3.47%,減幅 30 年來最大。今年情況略微改善,但只是倒退程度稍緩。

  除了薪資水準倒退直接衝擊養老金儲蓄,未來鉅額醫療費用也將成為老年人要考慮的問題。人的一生中,50 歲以後的醫療費用支出約佔一生醫療費用的65%。依據臺“衛生署”的統計資料,2005 年島內醫保單年度的住院費用總支出約1451 億元,平均每日高達4 億元。從各年齡層來看,老年人的醫療花費是最可觀的,其中醫療費用最高的年齡層是75 歲到79 歲者,醫療費用高達163 億元;70 歲到74 歲者,醫療費用也高達147 億元。雖然臺灣醫保制度能為老人解決部分醫療費的問題,但一些醫療項目仍需老百姓自己掏腰包,因此年紀越大醫療支出也會跟著增加。

  除了上述3 大原因,通膨、長壽都是影響養老金增加的因素。臺媒認為,養老金規劃是一場持久戰,民眾要學會投資理財積累資産,應對晚年生活。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