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司法腐敗在海峽兩岸都不可被容忍

2010年07月19日 10:12:00  來源:
字號:    

  針對臺灣近日發生的法官集體涉貪案,你好臺灣網18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法官成腐敗高危人群,是危言聳聽嗎?不是!“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常常被很多人拿來講,我們也常常在很多場合聽到。在這句話所營造的司法正義的輿論場之下,或許就正發生著觸目驚心的司法腐敗。

  文章説,臺灣近日發生的司法官集體涉貪案,在島內引發的震蕩持續且強烈,不僅“司法院長”賴英照獲准辭職,還引發了社會對於司法改革的強烈訴求。事態之所以會到如此嚴重的地步,既有社會大眾對臺灣司法亂象的不滿情緒的累積,更在於其嚴重挑戰了臺灣司法獨立的政治原則和道德倫理,從而成為觸發臺灣司法改革的導火索,正如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所説,“這對司法改革而言是一個好開頭。”

  即使在大陸,司法系統腐敗也是腐敗的一個重災區。從大陸地方法院多起法官腐敗案到最高法黃松有案,他們一面口口聲聲高調反腐,一面又嚴重違法違紀,性質和影響極為惡劣,鮮見有哪個領導願意站出來為此承擔政治和道義責任,也同樣嚴重挑戰著社會大眾民眾敏感和憤怒的神經。

  文章認為,固然海峽兩岸司法及領導體制不同,但司法腐敗在兩岸都不可被容忍。其實,民眾真正關心的不是誰下臺上臺,誰負不負政治和道義責任,而是接下來如何真正把司法最後這道防線的門把好。社會公平和正義要重建,首先要不被繼續掏空,此時我們又總會聽到另一句也被反覆用來講的話:“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時光遠)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