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的司法改革不能再等了

2010年07月16日 09:24:00  來源:
字號:    

  臺灣“高等法院”法官涉嫌收賄案,輿論譁然,“司法院長”賴英照“震怒”。臺灣《聯合晚報》15日發表社論指出,大家對司法生氣是好事,老實説,臺灣的司法向來不得民眾信任。如今眾怒成城,檢察和司法體系應在“正己”旗幟下,再啟司法改革。

  社論説,何智輝行賄法官,其實有兩個面向:一是法官收錢;第二,不能否認,恐怕和何智輝的政治“實力”有關。至今揭露的案情中,有何智輝任縣長時的地方檢察官從中“穿梭”的情節,可見貪腐的枝葉是如何貫穿于政界、法界之間。如今抓出幾個法官收錢,人謂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但司法的黑暗能暗到什麼地步?別忘了,前任“司法院長”翁岳生卸任致詞時曾道出心聲,説有人為達政治目的而踐踏司法,他“身在其位,椎心泣血,痛苦萬分”!

  翁岳生1999年出任“司法院長”,當其時,民間要求司法改革的呼聲已成洪流,翁當年即召開全臺司法改革會議。此後數年間,司法改革不能説全無進展,諸如刑事訴訟法往“當事人主義”方向修正即是重要成果之一。但當時的政治風氣污濁,司改受到各種掣肘,以至翁岳生下臺時自知改革尚未成功,賴英照交接時則附和“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誓言繼續推動改革。
 
  司改之棒薪火相傳的那一幕,司法人不是歷歷在目嗎?但老實説,現在很多人感到失望,司法改革已成死水一灘。最近一部令法界人“雖不滿意,只能勉強接受”的速審法,還是因企業界大佬高聲抗議司法才催生出來的,甚至被戲稱為“曹興誠條款”,反而更證明了法界“不點不亮”的惰性。而拉法葉艦一案揭露出當年檢察高層受政治指揮的疑雲,又何曾促動檢察體系內的“正己”檢討?諸如此類情景,賴“院長”難道無動於衷?要等卸任時再來表白“椎心泣血”嗎?

  社論最後説,臺灣再次啟動司法改革實在不能再等了,馬英九和賴英照都責無旁貸!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