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頻頻改弦更張 反ECFA無限上綱

2010年06月29日 10:07: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反一中市場、要ECFA公投“的遊行活動結束了,由於人數與預期落差太大,不但未能達到向臺灣民眾訴求該黨政策主張的效果,反而因為李登輝的參與,更使整個遊行活動失焦。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9日發表社評指出:不過,民進黨既然已經打算對ECFA進行“十年抗戰”,總不能就此偃旗息鼓,非得繼續針對ECFA作文章不可,否則恐無法對支援者交待,於是擴大貧富差距就成為他們反ECFA的重點訴求。

  若是大家不健忘,民進黨或綠營人士在ECFA早收清單未公佈前,反ECFA的重點訴求是失業問題,例如公佈受損産業的勞工數高達163萬人,是受益産業勞工數近74萬人的兩倍多,足足超過89萬人;若開放農産品,將導致29萬農民失業的結果。早收清單公佈後,發現對受損産業的影響不如想像中的大,再加上臺灣未承諾開放農産品進口,使失業問題的訴求欠缺有效説服力,只好改弦更張。

  例如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原本不對ECFA議題表態,可是在626遊行前夕對外表示,國民黨堅持要和大陸簽ECFA,完全破壞了過去臺灣經濟成功的經驗,只重視大財團、大企業的利益,卻忽視傳統及弱勢産業、農工及一般受薪階層的生存。很明顯就在利用民眾對於貧富差距不滿的心理,來訴求其反ECFA的政策主張。

  蘇貞昌並以香港為例,説明香港和大陸簽ECFA後,不但工資被往下拉,工廠全搬去大陸,大陸熱錢涌進炒房地産,使得房價越來越高,讓受薪階級根本買不起房子,現在是全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地方。民進黨人口口聲聲對外強烈表示臺灣不是香港,選舉不要選“香港腳”,可是在訴求貧富差距時又把香港當成比較的參考組,難道不怕臺灣因此被矮化為香港嗎?

  社評指出,香港的産業型態原本就與臺灣差別性就很大,拿香港與臺灣相比,本就無法得出有意義的比較價值。可是民進黨人為了達到兩岸簽訂ECFA後會擴大貧富差距的訴求,也不管臺灣的地位會不會被矮化的問題了,就拿臺灣與香港相提並論,等於間接證實臺灣的政治地位與香港相當。

  不僅如此,民進黨日前針對兩岸ECFA進行民調,該黨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與黨發言人林右昌發佈民調結果顯示,86%的受訪民眾認為未來一年臺灣貧富差距將拉大。其中,自認是“下層階層”的民眾中,有58.8%評估ECFA簽訂後,個人收入將減少。ECFA簽訂後會否導致收入減少,連經濟學的專家都不見得估算得準,要平常為生活奔走的人,回答個人收入將減少的意義不知在那裏?

  民進黨現階段以擴大貧富差距作為反ECFA的重點訴求,亦可從該黨國際部主任蕭美琴的發言可看出。蕭表示,執政黨心裏只有大財團利益,對於可能造成的貧富差距、社會問題,完全提不出配套措施。只是蕭可能忘記了,當初民進黨執政時,許多財團負責人競相進入官邸喬事情,陳水扁家婚宴時,結婚禮金與禮品也在比誰送得多,到底是那個黨才是心裏只有大財團的利益呢?

  社評最後説,實際上,根據臺當局“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統計,2007年位於金字塔頂端最高5%的平均所得是位於最底層5%的62倍,同樣的數字在1998年只有32倍,到底是誰在擴大貧富差距?貧富差距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正視的問題,但是不要把一切的問題都與ECFA挂勾,否則就無法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