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島內大學校長的焦慮改變不了民進黨的心?

2010年04月22日 09:40:00  來源:
字號:    

  島內的大學校長著急了!為了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21日審查“大學法”、“專科學校法”等相關配套法案。儘管多位公私立大學校長在“立法院”表達“臺灣應該把校園打開”的必要性,但從民進黨的反應看來,朝野歧見仍大,這法案還會僵持下去。

  臺灣《聯合晚報》21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的反應毫無新意,凡涉及兩岸開放事項皆視如洪水猛獸,還罵大學校長是“政治校長”。這種討論方式無異預告著,這個議題的討論只會是“對抗”,不會是“對話”了!除非執政黨沿用“地制法”的表決模式,甲級動員之外就是打群架了。只不過,連教育議題都要肉搏戰,綠營永遠忙著扣紅帽子,那麼輸掉的只會是臺灣人力競爭優勢。

  以兩岸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來看,臺灣對包括大陸在內的外部學生還有多少吸引力?不得而知。但跨出臺灣之外的其他區域,搶人才都是大動作、大手筆。不久前大陸國臺辦才宣佈,今年大陸123所高校將免試接受臺灣基本學測成績達頂標級的高中畢業生,經面試合格後即可錄取。這意味著,當臺灣內部還在爭吵該要開門還是閉門的時候,對岸已經敞開了大門,而且戰略目標非常清晰,就是瞄準了臺灣的好學生。

  臺灣達到頂標級的優秀學生,能進本地公立大學固然可喜可賀,而如果同時也有機會進入大陸的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請問不會有人動心、考慮嗎?而臺灣一方面對陸生來就學處處設限,甚至有人明擺出不友善的態度,另方面對臺生赴大陸唸書的學歷認證規定極其嚴苛,弄到最終的結局只有一個:陸生來臺讀書的意願越來越低,臺生卻可能赴大陸就讀的人數日增,且因學歷認證困難而可能滯外不歸。難道這就是民進黨的戰略目標嗎?

  社論最後説,臺灣真正的困境,是將智慧與資源全耗在“統獨”和認同爭戰上,面對大陸有計劃、有戰略的積極作為,卻一籌莫展!民進黨忙著“十年政綱”,還不如誠實想像一下;鎖臺之路再走下去,十年後的臺灣是什麼光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