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七日視點:ECFA成臺灣當前最火紅的政治話題

2010年04月05日 21:16:00  來源:
字號:    

  上周的臺灣,不管贊成或反對,大多數臺灣民眾都同意,ECFA是島內當前最火紅的政治話題,從朝野確定馬英九與蔡英文的辯論,到兩岸第二回協商結束,這個議題短期內似乎不會消退。

  ECFA第二次協商順利完成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第二次協商于3月31日在臺灣桃園縣舉行,由於進展順利,于4月1日提前半天結束。

  針對協商當天民進黨政客在會場外滋擾,澳門《新華澳報》1日發表文章,將民進黨執政時也在此地舉行的“大溪會議”作比較,指出:由8年間同在大溪鴻禧別館舉行的兩次重要會議,及民進黨、蔡英文對兩個活動的不同態度可看出,誰才是真正為臺灣人民謀福祉的辛勤耕耘者,誰是要戕害民眾利益的政治小爬蟲。

  香港中評社2日觀察到,從一大早前往嗆聲的綠營人士不到中午就離去可以判斷,如果民進黨以為可以借助反ECFA來刺激民意,恐怕會很失望的;反ECFA絕對不可能引發街頭政治運動,臺灣民眾不是完全不講道理、不懂是非的。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日指出,既然大陸以務實態度看待兩岸關係的進展,那為何民進黨不能抱著相同的信念多多去了解當前的兩岸與國際關係的交互影響,才得以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否則,一個只會一味討好偏激支援者的政黨,將不可能獲得大多數人民的認同與支援,更不用説重回執政了。

  “雙英辯”敲定

  一直在是否與馬英九辯論ECFA問題上扭扭擰擰的蔡英文,終於在4月1日透過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在與馬英九辦公室秘書長廖了以的短暫會晤中,敲定了在4月30日前就ECFA進行“雙英辯”。

  臺灣《聯合報》2日指出,臺灣民眾都知道蔡英文在李登輝主政時期是參與臺灣加入WTO的主談代表之一,她當然應該知道,爭取更大的國際市場對於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系的臺灣而言是多麼的重要。那麼,請問蔡英文與民進黨反對ECFA到底目的何在呢?反對ECFA的人是聽不懂還是不想聽?

  臺灣《中華日報》3日指出,“雙英辯”直如開弓沒有回頭箭,馬、蔡論辯時冒鏑當鋒互不相讓應可預見。饒是蔡英文有高人一等的論述能力,但她之於ECFA所持反對立場,如基於民進黨一黨之利、如基於“反中、反馬”思維、如基於“鎖臺”意識,那麼,她必須向全體臺灣人民説明一個嚴肅的問題:臺灣未來經濟發展將如何是好?

  《中央日報》網路報4日指出,民眾需要的是馬、蔡面對面作出精彩的論述,以供民眾評斷;希望民進黨抓準民意,不要企圖借辯論製造政治對立,模糊臺灣亟需ECFA的事實焦點。

  王毅直接回應臺灣各界關切

  3月30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接受臺灣《旺報》專訪,就大陸對臺政策以及兩岸簽署ECFA、大陸對臺採購等臺灣民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提問。

  王毅在專訪時明確表示,在兩岸商簽ECFA時,大陸不會要求進一步擴大大陸農産品入臺;也不會對臺灣輸出勞工。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日對此指出,這項説法,是迄今大陸方面最明確的表述,可謂是直接了當地反擊了民進黨的歪曲。

  澳門《新華澳報》2日表示,如同胡錦濤、溫家寶的談話在寶島引發良好反應那樣,王毅的談話也在臺灣受到好評。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就指出,王毅的“五項原則”是對胡、溫講話的具體闡述,直接回應了臺灣各界的關切與疑慮,有利於緩和反對ECFA的聲浪,並增強支援ECFA的臺灣民意。(趙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