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中國“開放”決心依然堅定

2010年03月09日 12:3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兩會,世界關注。溫家寶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

  中國堅持開放政策,是長期歷史經驗的總結。30年前,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此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歷史經驗表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開放政策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良性互動的重要前提。

  由於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而不斷增強的中國經濟又為世界經濟提供增長的空間和動力。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宏觀經濟對話協調,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成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被認為是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重要推動力。

  “兩會”召開之際,不少外媒對危機衝擊下中國的作用給予了積極評價。俄羅斯《獨立報》認為,對許多貿易夥伴而言,中國已成為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的一種動力。《韓國經濟》雜誌指出,危機中,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正發生實質性的轉變,中國正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化。

  開放的中國正在為世界創造越來越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世界貿易組織發佈的《2009年世界貿易報告》指出,中國正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引擎。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月發佈的報告,去年中國是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第二多的國家。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9年中國出口降幅大於進口降幅。專家指出,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主要消費市場的潛力正得到進一步挖掘。

  危機中,中國踐行著對外開放的承諾,體現了作為世界經濟重要參與者的責任感。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刊文指出,中國在世界經濟活動中所秉持的原則之一是分享成果和責任共擔。雖然金融危機讓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也使中國經濟受到影響,但是它依舊堅定不移地堅持著自由貿易和市場開放的原則。

  展望2010年,世界經濟依然疲弱,潛藏諸多暗流。儘管深受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之害,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依然堅定。從發展對外貿易到深化多邊雙邊經貿合作,從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共識到積極籌辦世博盛會,無不顯示出中國互惠互利的誠意和對外開放的自信。

  與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共迎挑戰,共用機遇。中國給出的答案,是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強音,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因為實踐證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