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明知後果嚴重 仍一意孤行

2010年01月04日 08:24:00  來源:
字號:    

  臺“立法院”日前朝野協商,決定全面禁止美國牛肉六項高風險部位進口,一旦在本週二確定三讀“修法”通過,原先臺美雙方達成的議定書就形同作廢,必須重啟協商。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日發表社評指出,美方到目前雖還未明確表態報復,但可以預見,不但臺美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IFA)勢將擱置,連帶軍售、免簽證、高層互訪等也都可能受到波及,對臺灣的傷害可想而知,臺當局高層十分擔憂。然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輕描淡寫,將其定位為“貿易糾紛”,認為只能以“成熟理性”的態度面對,並強調把問題視為報復或“外交危機”是過度看法;民進黨中央更抨擊臺當局的説法根本是在恐嚇人民,當局簽密約,事前拒絕與人民溝通,如今卻要全民承擔後果,因此予以強烈譴責。

  同樣地,東盟與中國大陸的自由貿易協議于1月1日全面啟動之後,擁有19億消費人口,6兆美元國內生産毛額的自由貿易區成型,區內九成近7千項貨物將享受零關稅待遇,而臺灣出口到這些地區平均被課徵高達9%的關稅,不但出口的競爭力大減,連投資也會失去競爭力。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評估,臺灣GDP將下降0.04%至0.18%之間,其中出口減少0.28%至0.41%,進口將減少0.56%至0.6%;臺灣産業的生産總額將減少24.6億美元,約合780億新台幣,未來如果東盟與中日韓三國FTA形成之後,臺灣的生産總額更將減少99.9億美元,約合3200億新台幣,衝擊之嚴重,不問可知。

  顯而易見,對於東亞區域加速經貿整合,如果唯獨臺灣被排除在外,不只是可怕的威脅,更將是致命的災難,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自然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可是民進黨中央仍然輕描淡寫,認為即使東盟加一,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臺當局不要恐嚇人民,同時還不斷扭曲事實,誇大ECFA的負面衝擊。

  社評説:我們必須指出,當局是不是在恐嚇人民?事實可以驗證。當美牛事件朝野協商之前,“國安”單位就已提出警告,如今狀況一一浮現,足見並非危言聳聽,更談不上恐嚇人民。再説,民進黨痛斥當局事先未與人民溝通,試問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曾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事前何曾與人民溝通?為什麼當時民進黨強調雙方談判必須保密,如今卻要事前溝通?如此自相矛盾,豈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嗎?

  事實上,東盟加一或加三,無論産官學界都心知肚明,對臺灣的影響十分嚴重,臺灣與大陸簽訂ECFA,或許不能保證臺灣能夠立即加入東盟自由貿易區,但絕對會緩解必然的衝擊,並大幅增加臺灣與東盟各國或地區簽訂FTA的可能性,民進黨卻非要反其道而行,試問居心何在?

  社評最後指出,我們認為,民進黨不是不了解一味反對美國牛肉進口的後果,蔡英文也不是不清楚低估東盟加一、抵制ECFA的嚴重性,但他們卻寧可看到臺灣受到傷害,其用心無非是要借此打擊馬英九和國民黨當局,從選舉的角度來看誠然夠狠,但為了一黨之私,而不顧臺灣及人民利益,難道就是愛臺灣的表現嗎?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