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杜絕指鹿為馬 馬英九要與民進黨辯ECFA

2009年12月14日 10:21:00  來源:
字號:    

  兩岸簽署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臺灣意味著什麼?民調顯示,多數臺灣民眾對此尚不明瞭。12月11日,馬英九在電視節目上表示,希望能與民進黨公開討論ECFA,不排除親上火線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島內輿論指出,國民黨終於走了對的一步,別再給民進黨指鹿為馬的機會了!

  馬英九下戰帖

  馬英九11日晚間接受島內媒體專訪時表示,希望兩岸協商ECFA到有具體內容出來時,可以和民進黨公開辯論,“讓民眾知道這樣的協議到底對臺灣有利還是不利”。

  ECFA究竟是什麼,對臺灣有何利弊?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這個問題很複雜難懂。島內最新民調表明,只有一成九台灣民眾自認了解ECFA,四成八受訪者對兩岸簽署ECFA表示支援,三成八反對。正因民眾的不了解,一段時間以來,ECFA議題儼然成了民進黨打選戰的攻擊利器。

  馬英九11日在電視節目上直言,希望能與民進黨公開討論ECFA。他説,包括“經濟部”、“農委會”、“陸委會”和“財政部”都有辯論的準備,包括他自己,也願意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

  馬英九表示,對於ECFA,兩岸還沒有達成大致上的協議,這次江陳會不會談,但會有對話,明年正式協商,輪廓內容就會浮現。希望等到雙方談到具體內容出來後,可以與民進黨辯論。

  12日,蔡英文對此回應説,辯論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不過,辯論之前,當局要給她提供充分的ECFA資料,“要做什麼、計劃什麼,很多作業的細節、評估是什麼,都要説清楚”。

  不説明就有誤解

  ECFA對臺灣經濟有多重要,對許多專業人士是不言而喻的事,但對普通民眾來講,不好好説明就難以了解,好事可能變壞事。臺當局官員近日也表示,將ECFA説清楚講明白,已成為政務的當務之急。

  臺“經濟部長”施顏祥10日説,決定親上電視公開辯論,甚至下鄉舉辦巡迴座談加強宣導。“行政院長”吳敦義12日表示,有些産業確會受到ECFA衝擊,但有更多産業是受益受惠,受益受惠不出聲音,受衝擊的卻很大聲講,就會造成誤導,這些事都要跟民眾講明白。臺當局發言人王郁琦也表示,民眾對辯論有期待,但民進黨目前只是口頭説可以辯論,卻沒有顯露很強的意願。

  島內輿論説,國民黨當局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在政策説明上的短板,走出了對的一步。

  臺灣《經濟日報》評論文章指出,ECFA不應成為“票房毒藥”,因為推動兩岸交流政策是馬英九去年贏得選舉的重要因素,也是作為區隔前當局的重大施政。民眾對ECFA産生不安與焦慮,源於不了解,臺當局至今仍未説明白,以致民間恐懼一經民進黨的挑引就發散開來。

  深一層的思考

  雖説真理越辯越明,但插科打諢、把水攪渾總比抽絲剝繭來得容易,如果真要進行ECFA辯論,國民黨怎樣才能贏過民進黨呢?島內媒體對此給出了建言。

  《中國時報》11日社論説,國民黨當局應該發動各行各業參與辯論,才是把事情説清楚的要訣所在。因為ECFA是一個影響數十個産業、牽動數萬人生計前景的經濟議題,觸角龐雜、面向繁多,既有製造業、又有服務業,不可能由馬英九或者“經濟部長”一個人包山包海去辯論。因而,就每一個産業內容,如果簽ECFA真能使該産業獲利,則該産業公會就應研擬説帖、挺身為簽署ECFA而辯護。假若某個産業認為不簽ECFA就是死路一條,那麼就好好參與社會對話,而非躲在當局背後,撿現成便宜。

  社論説,行政當局該請各行各業説清楚講明白,究竟簽ECFA對他們的利弊得失是什麼。如果不去細部討論,始終將ECFA視為一團面糊,那麼馬政府就很難在民進黨的政治攻擊中脫身了。

  島內媒體也直言,民進黨不應死抱老黃歷,專打反對牌。民進黨若還想在島內政壇有所作為,就必須尊重大陸崛起的現實,蔡英文或任何民進黨領導人,都沒有能力改變這樣的大格局。(閔喆)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